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akaau9613

    表演是戲劇的核心與基點。 戲劇至少有四個要素:演員、舞臺、觀眾和故事。承認戲劇的質樸,剝去戲劇的非本質的一切東西,給我們不僅揭示出藝術手段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揭示出埋藏在藝術形式特性中深邃的寶藏。 與表演相關的其他創作手段都只是在為演出藝術即演員的表演行為提供條件。比如劇本(可以是用文字完成的,也可以是提綱或一種意念)是為演員的表演提供基礎:詩意(情感的豐富性)、思想(思維與觀念的深刻性)、想象力(情節與場面的複雜性,時、空間變化的詩意美)等方面的基礎。而佈景、燈光、道具則是為演員的表演創造具體的時空環境:是遠古還是現代,是山地還是海洋,是內心還是外在,是現實還是超現實,是寫實還是冥想,等等。各種環境和景象都能透過上述手段創造出來。此外,服裝、化裝則是為演員扮演角色提供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夠認同的外部條件:角色是青青少女,就不可能是一頭白髮;角色是華人,就不可能是金髮碧眼。還有音樂、音響,或作為場上自然聲響的效果,或作為人物情感狀態的描寫,它們總是圍繞著情節的發展,為演員的表演服務的。所以,說這些創作手段是表演藝術的輔助成分並不過分。  當然,任何真理都是相對的。格洛托夫斯基強調“質樸戲劇”,強凋演員在戲劇藝術規律中的決定性作用,是因為他在當時要反抗歐洲戲劇中的奢靡雕飾的演出風氣。如果將“質樸戲劇”絕對化,就會傷害戲劇藝術自身。特別是在我們國家,在觀眾的欣賞心理中已經積澱了一些欣賞的定式。如果我們推出的戲劇作品都是以一種素面朝天的樣子面對觀眾,舞臺上一無所有(甚至連舞臺也沒有),只有幾個人在毫無規律地自言自語,那麼觀眾也許就不會認為這是在演戲,也就會喪失觀劇的興趣。  可以這樣認為:在戲劇藝術中,表演(演員)因素是這種藝術形式的核心,而觀眾與演員的觀演關係是戲劇之所以能夠成為藝術的基點。由於戲劇演出時舞臺上的時空是可以變換的,所以就要求觀眾(欣賞者)不間斷地跟蹤欣賞。一旦觀眾離開表演現場,戲劇也就沒有了意義。所以,演員是重要的,因為戲劇藝術要靠演員在現場與觀眾建立起一種獨特的、共處同一空間的觀演關係,有了這種關係,戲劇才能夠存在;同樣,觀眾也是重要的,沒有觀眾的欣賞參與,觀演關係仍然無法建立,戲劇演出就有淪為展覽的可能。因而在戲劇藝術界內部,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戲劇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融文學、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爐,由語言、動作、場景、道具等組合成為表現手段,透過編劇、導演、演員的共同創造,把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十分尖銳、強烈、集中地再現於舞臺之上,使觀眾猶如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戲劇中發生的事件一樣,從而獲得具體生動的藝術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冷摩托車溫度高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