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大大人111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自清代龔自珍《乙亥雜詩之一》。

    詩句的意思是:世界很大,處處都埋著忠義之士的遺體,倒不必考慮用馬革(古代戰場革命者的遺體包裹之物:馬皮)將遺體運回國。

    《已亥雜詩之一》

    -- 清·龔自珍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拓展資料:馬革裹屍

    【釋義】用馬的皮革把屍體包裹起來,多指軍人戰死沙場。形容為國捐軀。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相關故事】馬援是東漢初名將,英勇善戰,為東漢王朝建立立下漢馬功勞。被漢光武帝劉秀封為“伏波將軍”。

    一次馬援從西南方打了勝仗回到京都洛陽,親友們向他表示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但這次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但馬援聽了卻皺著眉頭對他說:“我以為先生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呢,沒想到先生也同這些人一樣隨波逐流。”

    孟翼聽後不知如何迴應。馬援繼續說到:“武帝時期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7個郡的土地,而封地只有幾百戶。我的功勞比陸將軍小得多,卻也被封為伏波將軍,封地多達三千戶。獎賞大於我的功勞,我怎麼能長久的保持這份榮耀呢?先生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嗎?”

    孟翼還是沒有說話,馬援便繼續說道:“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不斷侵擾北方,我打算向朝廷請戰,當個先鋒,做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不用棺材收屍,只需要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回來埋葬就行,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後身為馬援豪邁的報國熱情感動,不僅真誠誇獎到:“將軍真不愧是大丈夫啊”。一個月後,匈奴和烏桓果然發起侵襲,馬援主動請求出徵,前去退敵。

    後來武陵的少數民族率眾發眾叛亂。光武帝派去的兵全軍覆沒,急需再有人率軍前往。馬援便請求前去,但他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光武帝覺得他年紀大不放心。但馬援不甘心,就在光武帝面前表演了騎術。光武帝見他精神矍鑠,動作矯健,便派他前去。

    但第二年,馬援行軍受阻,水急,船又難行,天氣又炎熱溼潤,士兵多發生疾病死去。馬援也病死軍中。

    他這一生也真應了他馬革裹屍的壯志豪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的妃怎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