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ttep37993

    發熱量和功耗沒有直接的關係,你說的什麼40W和80W其實就是指的熱功率(因為CPU實際功率是動態的,很難準確測量),就是通常說的熱設計功率-TDP,就是衡量CPU的發熱量的,其實根本就和功率無關,只不過很多時候發熱和功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很多人就用TDP衡量CPU的功率,但是記住了,TDP不等於CPU實際功耗。那麼既然TDP就是衡量CPU發熱量的,所以你說40W和80W的CPU肯定就是80W的CPU發熱量大啦。至於超頻為什麼發熱量大增,太簡單不過了,超頻後CPU中的電晶體訊號變得難以辨認,所以即使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也需要增大輸入電流以穩定訊號波形。焦耳定律都學過吧?電子產品的發熱和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電流增大就會大大增加發熱量。在不加電壓的情況下,同樣的,主機板的供電電路電流也同樣增大,所以主機板發熱量也增大,不過如果主機板供電採用較多相,那麼每相供電電路分攤的電流壓力就不是很大,相應的超頻時增加的熱量就不是很多,這也是為什麼超頻主機板一般都使用8相甚至更多相供電電路的原因,就是為了超頻的時候能夠夠穩定供電,分攤熱量增加。補充一下,你的問題本來就不具體,主機板發熱的地方就多了去了,電子產品通電就會發熱(焦耳定律),北橋會發熱,南橋會發熱,供電電路會發熱,板載網絡卡會發熱,板載音效卡會發熱,只是哪個發熱更大,更明顯而已,超頻CPU,控制CPU和記憶體通訊的是北橋,使用的是前端匯流排,控制CPU和硬碟以及PCI卡通訊的是南橋,所以提升外頻,前端匯流排一樣會超頻,北橋等於也超頻了,當然發熱就更大了,如果超頻不鎖定PCI匯流排頻率或者PCI-E匯流排頻率,那麼如果又不是使用標準外頻,其實PCI和PCI-E匯流排頻率也等於超頻了,南橋也就等於超頻了,所以發熱也會增大。。。。。。。。所以你問主機板發熱是不是太寬了點啊,不過根據我解釋的原理都很好理解吧,自己去套用吧。其實就一句話-焦耳定律,電子器件的發熱和電流的平方成正比,只要電子產品的電流增大,發熱就會大增,而超頻簡單的說就像超負荷工作,很累的,這個時候來一罐*牛,你的工作狀態才會恢復正常,而這個*牛就是增加電壓或者增大電流(其實增加電壓根本上就是為了增大電流)。而電流就是造成發熱的元兇。只要你能明白CPU超頻後哪些部件電流會增加,就可以理解他們為什麼發熱會大量增加了。另外相同電壓不同功率的CPU,功率越大電流需求越大,相應的發熱越大,而電流主要是主機板供電電路提供的,所以我的回答沒有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不超頻,其實用不同功率CPU時主機板除了供電部分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發熱量基本是一樣的(前提是外頻相同,因為前面已經說了,外頻影響北橋和南橋工作頻率,使用不同外頻CPU,南北橋特別是北橋可能工作在不同頻率上,當然發熱量是不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婚夫婦前兩年不要孩子有什麼好處?值得提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