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家社會地位沒有標尺不好階定,但大家都知國是大家,家是小家,怎麼提高教師的家庭地位。因為要叫老師點亮自己,你給煤油老師就是煤油燈,你供電老師就是電燈。什麼燈亮度好,大家都知。
10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8581190552

    兔死狐悲

    華大癌症講師事件,已去月餘,然始終縈繞於心頭,難以釋懷,是否"兔死狐悲”,雖不恰當,總覺同類,決無貶低之意,實對楊老師敬仰。

    嗚!哀!30年從教講師,不追求高職稱高待遇,一門心思教好學生,學生喜歡你,愛聽你講課,學生笑了。低薪多勞,過著微薄工資的生活,背後的辛酸苦辣,不與言表,終生難有笑開顏,還遭不幸,癌症侵襲,臥塌於床,生死關頭,徘徊鬼門關,還心繫學生課程。我完全相信你的奉獻精神,而天不容你,不公也,天不讓神州大地真情教書的老師長存,國之不幸矣。

    少付出點工資,能辦出天大的教育,似乎是官員們莫大追求,為國庫省出了財富,教育大業還不誤,不知是否國本意。

    尊師重教,多響亮,落實無聲。幹同樣工作,領不同薪水,職稱使然。職稱發明,看起來為國,實則誤國。用職稱條條框框束縛教職人員,即條件夠了,沒有指標,忍受低薪,一旦升了,不論工作怎樣,永遠高薪。可能是我的狹隘,總不得其解是否是多勞多得,能者多得。事實上,低職稱的人其成績並不一定就比高職稱的人低,超過者有之。低職稱者不論成績多高功勞多大,換不了價值,即一文不值,在當今一切拿錢生活的節奏中,只能忍氣吞聲,遭白眼冷遇。

    教書者,他也是人,也渴望高質量的小康,渴望廣大教育者享受同等的降溫和取暖,卻不得實現。只有等年長者退了,年輕的才有希望。……。

    教育詬病幾十年沉澱,有目共睹,卻無人探索解決。束縛教者的條款,只能越來越脫離實際而苛刻。年輕人不知希望在那裡,中年者忍耐而抑鬱。

    為什麼培養不出頂尖人才?答案似乎人人皆知,似乎人人漠然。

    華科大,國之重點,楊老師30年講師,只為教好學生而奮鬥終生,不求升職逐名利,也許正是胸襟博大令人敬仰,也許是現實使然,肯定無人為之起憐憫。

    再次為楊講師致敬,為天下同類致敬。雖然如此,國之強大靠人才,人才取得在教育,教育效果在教師,感恩教師在那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自成得天下甚難,但為何亡得如此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