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寧笑笑笙
-
2 # 卮言無言
作品珍貴凸顯於其價值,而價值凸顯於“真”“忠”,皆是精神層面的或者說是靈魂層面的珍貴。
真,在於情真,人真。不做作不掩飾,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純男人!
忠,在於家國情懷。何人不畏死,何人無親情。但是在家國面前,慨然赴死。忠勇!
敬觀《祭侄文稿》,透過那落筆難成文的書寫,“真”“忠”立現。
高尚的人格和莊嚴的書法相輝映,很難分清是書以人傳,人以書傳,人書合一。偉哉!顏公,真卿也!拜服!
-
3 # 缺疏桐
文物屬性:
祭侄文稿1400年的紙質文物,擱全世界,都是叼咋天的存在。
文化屬性:
棲附了一段令人嘆息的戰爭史。
特殊性:
顏真卿對著的是侄兒的頭顱!寫的已經不是平常的那種藝術作品了,是宣洩
-
4 # 如石書藝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書法畢生功力之體現。古人說:“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告為官方行文,字型大多為“官閣體”,書簡為應急之需,興起之筆,頗能自然放縱;而此稿是在無法無心,達到心手兩忘之境界,奇巧妙意皆為渾然天成。
在似乎看不到點畫筆法的書跡中,彷彿能聽到顏真卿奮筆疾書筆鋒觸紙的聲音,能看到滿紙的筆勢飛動。不見起承轉合,抑揚頓挫,一招一式,一個個墨塊似的字跡,正如元陳深有評“縱筆浩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或若篆籀,或若鐫刻,其妙解處殆出天造。”結體更為放縱,猶如神來之筆,無拘無束,完全拋開工整、均勻和端正,字的大小、粗細變化強烈,尤其到第十三行開始,筆畫突然變粗,節奏加快,筆勢振盪劇烈,字跡越加潦草,字型開始傾斜,許多字的結構已突破極限,幾乎連作一團,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不能控制內心悲痛之情,縱觀全篇,章法上沒有任何故作姿態,信馬由韁,一瀉如注,
紙壽千年,絹五百,《祭姪文稿》已有1300年,超過千年的紙,本身就非常稀有,極其珍貴,況且,它不僅僅是一幅顏真卿的筆墨,它記述了慘痛的歷史片刻,表現了顏真卿的真情,彌補了正史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其背後蘊含了一位忠臣的愛國精神,一位民族英雄剛正不阿高貴品德,蘊含著道德人品、社會、人文歷史的文化內涵。故《祭姪文稿》是無價之寶。
-
5 # 老陳收藏鑑賞
後人推崇它,不僅是字有多好,悲憤中,顏真卿沒有心思追求技巧,而是其中反映了一位偉大的書法家和愛國大儒的精神,他的悲痛壓抑的情緒在字型間清晰地表露出來。從作品中可以看到這個真實的人,感受到這個無數人仰慕的書法家的痛苦。
回覆列表
簡單理解這就是文化傳承,其秉承的是文人士大夫的家國情懷,反映的是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中國文化裡的主流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