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峰徐來89
-
2 # AAA有何不可
宋徽宗後期專注於書法字畫,熱衷於園林設計,所以重用了一幫大力支援他搞藝術創作的奸臣。藝術類君臣組合到了一起,就比較隨意了,一幫奸佞為了拍皇帝馬屁,不顧後果,濫用職權,可以傾全國之力幫徽宗搞藝術創作。君主賞罰無度,賢良黯淡於朝外,小人得勢於朝中,濫用特權,導致北宋末年民怨載道,國事廢弛,弊端日益。
而此時北方強敵野心勃勃,像一匹飢腸轆轆的狼凝視著眼下安逸的小綿羊。宋徽宗覺察到了危機,但還是割捨不了自己的藝術情懷,於是乾脆甩鍋給自己的兒子宋欽宗。
宋欽宗硬著頭皮登上大位,有點無奈背鍋的意思,起初為了收拾殘局,任用李綱抗金,但是宋欽宗也是糊塗的主子,遇事不能果敢分明,最終還是聽信讒言,貶謫了忠良,重啟奸臣於左右,北宋的國運再次衰退。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泱泱大宋經過這父子二人幾近沉睡似的治理之下,苟富貴的小人寄生於朝內不斷稀釋國力,忠貞賢良埋沒於市井之間哀嘆不平、飲酒消愁,可謂奸佞當道,良臣盡失,軍民上下人心渙散,農民起義頻發,江山社稷不穩,內患已足以滅國。
如此脆弱的北宋,哪裡還經得起驍勇善戰、氣勢洶洶的金人蹂躪。金兵南下之時,北宋朝廷動盪不安,宋軍根本無心戀戰,畏懼禍亂者居多,常見北宋將軍開城納降,將士臨戰脫逃、丟盔棄甲、一潰千里之狀,亡國之勢迅猛而來。
而此時,北宋愛國之士剛受貶謫,與百姓躋身於兵荒馬亂之中,漂浮於金人馬蹄後的塵埃之間,自身尚未能顧全,愛國之情抑鬱於懷,還來不及舒展,北宋政權就已經土崩瓦解了。
-
3 # 一道培訓師
首先是北宋過度腐敗,軍隊廢弛,而且宋朝歷來對軍權十分看重,分而治之,換將比變天都勤快。這在兵法是必敗的徵兆之一。
其次,北宋對軍隊的物資投入被層層盤剝,軍隊的戰鬥力、武器裝備等等被腐敗的朝廷給搞壞了。
再次,金國攻滅汴京之後,對當時的朝廷人才進行了大批次的逮捕,成為他們的奴隸。造成人才荒蕪。
而後,金國手中掌握著兩個王牌,那就是被俘虜的徽宗、欽宗等。這兩個人質對戰場是不利的形式。
最後,北宋滅亡後,其實各種抵抗還是不少的。但是很少成為規模化。力量的分散,以及新朝廷主戰派、投降派的內耗,都客觀上宣告了不成氣候。
回覆列表
北宋末年,朝廷昏暗,官場腐敗,貪汙受賄之風大肆橫行,軍紀鬆弛,人心渙散?加之朝廷內部立場不統一,一再貽誤戰機。最終,東京被金兵包圍。此時,確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來有效的指揮抗敵。大臣們都是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誰都不願拼死效力。
因此,各個你推我讓,眼巴巴的看著金兵攻破京城,大肆掠殺,並擄走了北宋徽欽二帝,底下大臣妃子不計其數。此便是歷史有名的“靖康之變”,從此國便無君了。
群龍無首,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了核心的領導,文臣武將更是不會去同仇敵愾的去應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