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散散仙人

    乾貨奉送:

    這是一個一直都存在的老問題。農副產品價格趨勢走高,但農戶沒有得到實惠,消費者感觀到的是價格的不斷攀升。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原因,共同來探尋解決方法。

    從消費經濟學的角度上,產品、價格、渠道、市場、消費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先來看農副產品的價格由誰來定。傳統意義上農副產品的生產銷售環節是這樣是:

    1、農戶生產(期間要付出土地、有機化肥、勞動時間、維護成本和收割採摘等成本),簡單地說,如果不是機械化或者規模化生產,其成本相對偏高,生產效率不高。

    2、一般自家的農副產品透過集市自銷、經銷商收購或者合作社企業統一回購外,一般農戶並沒有市場推廣和銷售能力,導致其利潤產出和投入比不成比例。

    3、隨著現在生活成本、生產成本、生產資料等因素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這一差距進一步拉大。農戶覺得賺得太少了。

    4、經銷商或者合作社回購以後,一般透過物流方式運輸到城市集散批發市場,再由分銷商或者散戶批發購買再進行終端零售,期間層層加價(當然也有固定的額外成本支出)。

    5、終端市場一般由商超、集團採購、渠道商、社群店、菜市場等具體的點位把控,導致價格進一步提升。

    6、最終到消費者手中,變成零售價購買。

    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農副產品的銷售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其中農戶只掌握生產環節,其餘環節,包括收購、物流、倉儲、批發、零售、宣傳等環節均在其他企業或個人手中。產業鏈過長,導致價格不能反映其真實的價值,且農戶本身沒有賺到多少錢。

    網際網路技術本身是一種工具,它只解決了資訊、直觀、便捷的作用,商業價值是縮短了供應鏈。農戶可以繞開中間環節,直接將農副產品展示給消費者,消費者也可以直接透過網際網路技術下單,中間用物流連線即可。

    這樣一來,提升了消費的效率,拉近了價格差。但實際不是這樣。因為透過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銷售有幾個問題:

    1、很多農副產品自身的附件值不高,沒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產品。

    2、網際網路電商平臺的平臺成本太高,平臺的開店費、推廣費、運營費和電商公司自身的經營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3、農副產品自身不易儲存、鮮活度、新鮮度難以把控,耗損高。

    4、網路同樣競爭激烈,造成運營成本虛高。

    不管是傳統模式還是網際網路模式,兩種模式的運營成本都在不斷增高,生產成本也在不斷增高。就造成了大家看到的農戶賺不到錢,鄉村有好產品,消費者又買不起的局面。

    因此,解決的方法依舊是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成本,提高推廣和渠道的效率,才能真正實現農戶賺錢,消費者享受到優質農副產品的雙贏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瓜花開完了能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