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壯康
-
2 # 敬人的新農村
我用一個親身經歷來告訴你“營銷的過程實際是對人性把握的過程”。而好的營銷是自帶社交的,或者反過來說社交自帶營銷。
舉個例子“拼夕夕”,雖然我不太喜歡它,有時候還有點反感,但是不得不說他是成功的。它準確的把握人性中佔便宜的心理開啟拼團。某天我微信收到某位好友發來的幫助砍價請求,出於好友熟人的關係我幫忙砍價了(在我退出頁面的時候提示我,我也可以選擇一款喜歡的商品發起砍價,最高可以免費拿產品,或者付砍價過後所剩的價錢得);並且為了討好我這位朋友我還特意截圖發給他,這時我朋友說還差很多讓我轉發他的砍價給我的好友,我拒絕了,他又叫我把他的轉發到我朋友圈,(我當時的心理反應這就是騙人的),我同意了,也照做了。這事情還沒有完,過了幾天我這個朋友果真拿到產品,還在朋友圈滿心歡喜的曬圖。我私信問他,他告訴我是朋友砍價後他免費拿到的,但是感覺質量不是很好有點遺憾的語氣,這和他朋友圈滿心歡喜的表述完全是兩個狀態。於是我點到之前的那個頁面也準備發起一個(抱著免費拿的心理),但是翻了兩頁實在是沒看到好產品,就退出了。直到現在我都沒有發起過一個類似的拼團。
這個營銷過程相當精準的把握了好友之間的攻防不破的點,佔便宜的心理,和愛面子的心理。也就是隻要一個人發起,廣告就會佔林他的朋友圈以及 私發給他所以的好友,他的好友裡只要有10個人也發起了,那就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的幾何級數似的增長。不管它最後成交額是多少,單單要賣這麼精準的讓這麼多人都看到的廣告位都要付出比這個成本高得多的錢,而且花大價錢買的廣告位還不保證一定有成交。這樣的營銷操作我們實際可以理解為拿產品置換的廣告位,既打了廣告又把貨帶出去了。
現在的社交化商業已經升級了,顛覆了原來的傳統營銷思路,我認為恰恰相反,原來你要做營銷是不是要先有貨,有產品,有公司有代理商,然後去做推廣招代理銷售出去,現在的社交化思維是,好比你要做三農產品,用社交化的方法,先找這個產品的族群,給族群裡的人說,我要做一款三農產品,比如土雞蛋,價效比也超高,原生態,族群裡的人都感覺挺好,然後在你沒有產品的時候你可以提前預售,比如說十個雞蛋你收她一個雞蛋的定金,這叫契約精神,顧客需要有契約精神,後期才會好成交,等產品回來了,分貨就行了,所以說社交化的方法是先籌人,再籌產品,和原來的營銷方式是相反的,社交的核心是人,不是先去賣產品,而是先把你這個人賣出去,現在的社交化不再是玩套路的方式,大家都被套路太多了,拼的是實在,真誠,誰實在誰真誠誰才能做好社交化,想做好社交化商業很簡單就需要把自己賣出去,自己要真誠要實實在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