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來是小王耶

    說句不中聽的話,過度討好老師是一種骨子裡極其不自信的表現。

    為什麼會有這種表現?一是迫於他人的行為壓力(別的家長),二是自己沒有足夠的底氣或者說是能力。

    這是一種奴性,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老師的重視,很多比較圓滑世故的家長會私下討好老師,以此來獲得老師對孩子的關注。

    本來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自從有了家長群后,這種現象便從隱晦的角落裡完全擺上了檯面,就像是公司的員工群一樣,大家爭先恐後的附和領導的話題或是指揮。或許私下裡誰還不是一樣的吐槽過些什麼呢?一邊不齒他人的溜鬚拍馬,一邊又唯恐落後的上趕著賣乖。

    當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也是各自一較高低的手段,無可厚非它早已與社會融為了一體。

    學校畢竟是個乾淨的地方,也應當受到最公平的教育資源。家長對老師尊重是理所應當,但請不要將社會中的潛規則帶進校園。

    或許有些家長不以為然,覺得為孩子花費精力籌謀這些理所當然,甚至覺得自己很有能力。至於是否會給別的家長和別的孩子帶來壓力就不是自己所關心的事了。

    “你們自己沒能耐,關我屁事!”

    可我想提醒的一點是,如果所有老師理所應當接受了這麼多的讚揚稱頌甚至是物質感激,所有的家庭迫於形勢也都如此效仿,那您的孩子或許就不是那個在老師眼裡最“特別”的那個了。

    教育成本越來越高,所有的家長那得有多忙多拼才能讓孩子受到公平對待呀。

    所以,還是建議少插手孩子和學校老師之間的師生關係。

    不需要明著反對,但要有自己的選擇,不盲從,不跟風。時間久了,變會好了。

  • 2 # 我是杜佩玉

    每個人的生活觀念不一樣,你感覺別人討好老師,其實有的人感覺是非常正常的行為,更何況在現在的家長群裡即使討好老師的話,也不過是說幾句奉承話,相當於我們的拍馬屁,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這是從家長方面瞭解的,如果從老師方面來講,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被別人說兩句表揚,難道有什麼不可以?為什麼有這樣的觀念覺得別人在巴結老師或者在奉承老師呢?

    說一個人,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自由學者王東嶽,曾在在講座中說過一句話,無論是哪一個人都在討好別人,我們的一生都是在討好。

    演講的人在討好聽眾,講課的老師在討好學生,學生的作業在討好老師,家長用心的教育孩子其實是討好孩子的未來。作家在討好讀者。

    如果離開了互相討好我們的這個世界,還有什麼能夠相互溝通的呢?

    我們有一句話說明了這一個問題的存在,如果你不喜歡這種現象,完全可以把這個訊息完全遮蔽掉,甚至您可以退出這個群,何必惹自己不開心呢,這個社會永遠不要從自己的觀點去看待所有的事情,以自我為中心看待,萬事萬物最終是會傷心的。

    把眼光放長遠點,不要糾結於自己的眼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居死,合租死,合夥死,為何越是將關係拉近越是距離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