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大確定
-
2 # 古史微
《國語·吳語》中有一段話:“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這是夫差在說,把邗溝加長,要直達宋國、魯國之間,文中的“商”就是指宋國。
再比如《左傳》中晉人士弱說:“商人閱其禍敗之釁,必始於火。”這裡的商人就是指宋人。再比如《尚書·多士》提到武庚之居時,仍然稱其作“商”。而微子封國都邑稱為“商丘”,這本身也說明宋是可以稱商的。
後來,王國維在《說商》一文中提出:“宋與商聲相近,初本名商,後人欲以別於有天下之商,故謂之宋耳。”這雖然屬於猜測之詞,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宋亡國之後,確實再也沒有見稱“殷”或“商”的記錄。這本身可能與商、殷的用字侷限性有關。在甲骨文中,商象是一個城樓的形狀。比如大邑商,就是指殷人的都城,也就是在今天的安陽。後來的學者們也常常用大邑商來稱整個殷商王國,其實這是有區別的。作為地名的“商”,除了宋人有所繼承,其他族群似乎也難以找到使用這個稱號的根據。
再次說殷。殷字並不見於甲骨文。傳世文獻說的“殷”,其實源自在甲骨文中的地名“衣”,是殷人經常狩獵的地方。在出土文獻中,周人也常用“衣”來稱殷人,而《呂氏春秋》等則常記為“郼”。從意義上說,殷人使用“衣”字,可能與其在服制方面較其他民族更為先進有關。商的主要族群出於歷史上的夷,這個夷在甲骨文中是一個側面的人形,徐中舒指出“夷”和人是同源的。人、衣、夷的音都相近。換句話,其實殷商民族的主幹,是今天漢藏語系人群一個最主要部分。後來文化發達,用詞更加豐富,顯然漢語也不可能把“人”字用來做自己的國名。
歷史太久遠,遠古歷史記載有限,殷商影響力不如春秋戰國。以後的國號,按朝代開拓者的封地為號。殷商就是晉國魏國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