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廚子2

    堅持鍛鍊會使人精力會充沛,工作學習起來效率會高,對於這裡面的科學依據我不是很清楚,但略有感受可以說一下。沒鍛鍊前上午10點之後就會有些疲勞,做事注意力開始下降,思維出現遲鈍,剛開始鍛鍊的2周不到10點就困(因為晚上鍛鍊,一宿沒有緩好,好尷尬),2周後開始好轉,精力越來越充沛,到現在整個上午都很棒,中午小憩一下整個下午也棒棒的。

  • 2 # 餘冠鋒Gordon

    大量研究證明運動對於健康、肥胖與認知產生影響。特別是肥胖本身就會對神經發射與影響心理作用的內分泌有密切關係,肥胖程度下降會出現神經反應與心理健康的正面改變。

    科學家Etnier等人進行了134項研究報告的資料分析,青少年的體力活動水平與學習成績是有正向的關係,心肺及肌力水平高的孩童,其學習成績會更好。

    Donnelly等人對2所學校進行三年的研究,A學校每週僅進行60分鐘體育課訓練,B學校除了60分鐘體育課,還有90分鐘的課內體力活動。即使B學校每週的學習時間比A學習少了90分鐘,但是B學校的學生在各個文化課的綜合成績上都好於A學校。總結於,體力活動水平的提高,更提高了學習的時間效率。

    一項包含了1700名學生的研究發現肌肉力量與耐力和學習成績成正面相關因素。

    在內伯維爾的一所學校內,發現在增加學生規律運動之後,學生在自我規律與時間管理上更合理——出席率上升,肥胖率下降,不良行為得到改善。特別是參與在足球、排球、籃球等團體運動的學生,紀律行為得到提升。

    參加奧運會的美國運動員,80%來自於各個名牌大學,現役運動員只佔20%,他們都分別是各個學科的精英分子。

    中國的體育生可能成績不太好,會讓人誤會“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體育生其實都很聰明,只是他們的心思在不在學習上而已。國外是沒有體校制度的,如果在文化課裡面出現一科不及格(美國大學要求全部科目要B以上),將無法參與校際比賽,這是制度讓擅長體育的學生更能讓他們發揮積極的才智。

    參考文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熊貓的精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