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無所有181558076
-
2 # 江水濤濤8851
學生成績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往往要多種因素促成。
本文所說學生成績和素質的提高,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結果。但其副作用是,壓抑了學生的天性。
提問中說,從長遠來說有益嗎?
回答是:百害無一益。
這裡我們撇開初中和高中學生,專從小學生的角度談。
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長身體的黃金時段,身體素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成年後能否承受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可見,小學生擁有一個身心強健的體魄,是何等的重要。
小學生就其天性說來,天真質樸,活潑好動,自控性差,可塑性強。除了應有的學習和適當的作業量外,應該給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儘量讓他們在歡笑中和戲耍中度過,為以後漫漫的人生拚搏,在心理上和身體上,儲存下充足的能量。
現實情況告訴我們,雖然自上而下的素質教育喊得震天響,但由於中高考的分數導向,加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眼下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問題依然不容樂觀。“填壓式”“注人式”的教學模式依然大有市場。上級三令五申一二年不留家庭作用,結果還是照留。家長給孩子購買的資料,照樣把書包撐得鼓鼓的。學生想玩沒時間,有苦不敢言。
學校和家長由於過多地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學生成績和文化素質還是得到了提高。於是,學校贏得了家長的讚譽,老師也得到了應有的表彰。
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扼殺了小學生的天性,給小學生幼小的必靈造成了嚴重的創傷,摧殘了小學生的身體,給將來因他們身體承受不了繁重的工作任務,埋下了足以令世人警醒的“定時炸彈”。
素質教育的實施,轉眼已十多個春秋。為什麼任意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現象,仍然還在出現呢?隨意考試隨意排名的問題仍時有發生呢?
家長和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
3 # 阿偉1218
現在許多學校的是傳統式的應試教育,所謂的讓孩子多做題,提升學習,而老師呢?特別適合這個理由來撫慰學生。
學生作業堆成山,七八門課程。
舉個例子:比如做一份試卷,學生一般都是2個小時左右,想想每門科目花上這些時間,能不能有壓力嗎?學習成績也提升不了,提升也是少數。
學習是講方法的,眾多學生時間安排不夠,休息時間極少,我們的高中學生就是。
回覆列表
合適和適合是陪伴一個人終生的能做到者必定安靜快樂!但現在一切都違背了它應有的狀態這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矩必定弊大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