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葦說歷史
-
2 # 沉默是金87731206
林妹妹在死前說過:寶玉你好……,很多紅友也探討過。大致有以下意思:寶玉你好狠心;寶玉你好自為之吧;寶玉你以後要好好過日子……等等。在下看來,只要要寶玉好好過日子才符合林妹妹的心情。
-
3 # 姜衛華
猜想林黛玉臨終前對寶玉說的話
凡事先得探個虛實,然後再研究相應的對策。作家在反映現實,描繪生活時正是這樣。採取對物件本身直接正面描寫,在形似的基礎上,傳神地寫出事物的形象特徵;採取側面烘托或暗示的寫法,藏頭露尾、若隱若現地描繪出那些難以描繪的、富於動態變化的物件特徵,這兩種寫法,前者稱為“實寫”,後者稱為“虛寫”。
一般情況下,以實的手法寫出實有,以虛的手法寫出虛擬。但有的時候,以實寫實非常困難,就採取虛寫實的辦法。比如,正面寫“春”,幾乎無法下筆,作家就寫草、寫樹、寫風、寫日、寫鳥的歌聲和人的感受,這些寫好了,“春”也就出來了。再如寫山的高峻,無論如何用筆也難以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作家就寫山中的深淵和半山腰的雲彩,這樣山的高峻也就表現出來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春之精神寫不出,以木草寫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
有時,以實寫實雖可行,但效果不好,不如虛寫。《紅樓夢》第九十八回,當林黛玉得知賈寶玉迎娶了薛寶釵的訊息後,便暴病不起,然後焚稿斷痴情,臨死前她突然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隨即氣絕身亡。關於林黛玉臨終前的那句話,到底包含著什麼內容,紅學界說法不一。個人愚見:一是寶玉,寶玉,你好絕情!或你好狠心!這是林黛玉對賈寶玉喜新厭舊的不滿情緒。二是寶玉,寶玉,你好讓人寒心!這是林黛玉臨死前對寶玉的徹底失望。三是寶玉,寶玉,你好好活下去!這是林黛玉臨死前真誠希望寶哥哥好好活下去。林黛玉知道自己將要走到人生的終點,便勸慰寶玉以後就和寶姐姐好好過日子。
《紅樓夢》中黛玉臨終前對寶玉的感情是極其複雜的,有愛、有恨、有迷惑、有失望,如果一一寫出,無論花多大氣力也寫不好,高明的作者就採用了虛寫的手法,只是讓她從心底呼喊:“寶玉!寶玉!你好……”“好”在哪裡?讓讀者自己去領會這“虛”中內涵的深意。
另一種情況,是以實顯虛,將思想、感情、情緒、哲理這樣一些抽象的東西,化作形象化的東西去描寫。如我們在文章中寫出某人的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那麼他的精神面貌也就突出來了,而離開事實單寫精神,則是很難寫好的。
運用虛實手法時,應該注意二者是統一體中矛盾著的兩個側面,它們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因此,在虛寫時,應該做到“虛中見實”,實寫時,也要做到“實中有虛”。
當然,話好說,做到的確不易,那還得用心去揣摩。
-
4 # 遙想當年16
謝謝邀請!按照程高本的描述,黛玉是在得知寶玉即將要娶寶釵為妻的情況下絕望而刻意遭踏身子的。在生命最後一刻直著脖子向空中喊了一聲“寶玉!你好......”便魂歸離恨天了。這“你好......”二字便成了維納斯的斷臂,怎麼接都不是味兒。黛玉是個聰明人,她對這一結局是早有心理準備的。吵吵嚷嚷了這麼長時間的“金玉”之說,折磨的黛玉那顆本就脆弱的心更加的百孔千窗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儂今葬花人笑痴,它年葬儂知是誰。可見黛玉的心有多煎熬,對未來有多渺茫。儘管如此,有賈母的疼愛,有寶玉的海誓山盟,黛玉還是對未來報有一絲希望也可以說是幻想的,所以她帶病頑強地自欺欺人地朦朦朧朧地活在這世上。一旦真像揭曉,夢幻泡影即刻破滅,黛玉便焚稿絕粒,斬斷最後一縷藕絲。在生命最後一刻還是放不下寶玉,一直都沒見到寶玉來看她,她多希望聽聽寶玉對他們之間這些年的和今天這一切如何解釋,而寶玉卻裝瘋賣傻避而不見(黛玉這樣認為),所以黛玉用生命的最後氣力喊出她此生的委屈,疑惑,怨恨和無奈,寶玉!你好......無恥!
-
5 # 青埂峰下的鬼話
在高鶚續書中黛玉臨死前說:“寶玉,你好....”黛玉說了個半截話,但是不難看出,高鶚續書下的林黛玉是含著怨恨死的,雖然沒說完,也可以猜出大概會是“寶玉,你好狠心”等這類語言。
首先高鶚續書跟曹雪芹的八十回後要分別看待,高鶚續書只代表他個人的觀點,不能代表曹雪芹,所以也不能代表紅樓夢裡真實的林黛玉。
在脂硯齋的批語當中,曾經說過,絳珠之淚,至死不幹,萬苦不怨。也就是說林黛玉對賈寶玉的愛是完全的付出,根本不計較回報。林黛玉臨死前,賈寶玉並不在賈府。這一點87版電視劇也是這樣理解的,那麼在紅樓夢書前八十回裡也有這樣的伏筆。比如馮姿英喊賈寶玉喝酒,當時寶玉抬腳就走,那麼這個時候林黛玉說了一句話,她說,敢你回來,我也死了罷。
所以林黛玉死前,賈寶玉不在身邊,但是林黛玉死的時候絕不會“焚稿斷痴情”,她對賈寶玉的情是不會斷,她回給賈寶玉留下一些話。這些話我個人認為,會囑咐賈寶玉娶薛寶釵。因為自己死了,但是對賈寶玉又放心不下,唯有娶薛寶釵,自己才能安心的離開。
賈寶玉是個很扭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黛玉的遺言,僅僅是父母之命,他也未必肯娶薛寶釵,他也未必會低頭。賈寶玉是一個有情毒的人,他自己也說過“即便是為這些人死了也甘願”,所以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如果沒有黛玉的遺言,金玉良姻無法實現。
在紅樓夢中有一個詞叫做“釵黛合一”,四十五回以後寶釵黛玉心無隔閡,這個時候就是釵黛合一的開始,所以黛玉臨死前會對賈寶玉留話:“娶寶姐姐即如娶我”,大致是這樣的一個內容。
-
6 # 諾兒94
紅樓夢前八十回裡並沒有寫到黛玉之死,程高續本說到黛玉之死時,黛玉有一句沒說完的話,她死前說,寶玉,你好,,,沒說完就去世了。
如果按照曹雪芹先生願意,黛玉死的時候應該不會有什麼話留下,她下世就為還淚,淚盡而逝,應該不會有什麼留戀。
即便她會說什麼話,也不會埋怨寶玉,而應該是與寶玉告別,了卻塵緣,而不是程高續本里說的,她對寶玉似乎還有抱怨和不滿,這是違背曹雪芹原意的。
回覆列表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再讀《紅樓》,黛釵二人的判詞不再是虛無縹緲的三二字,縱然賢德如寶釵,獨守空閨,後半生註定冷落孤寒;儘管才華如黛玉,淚竭燈滅,大婚夜悄然香消玉殞。
且先不論後四十回出自何人,曹公有曹公的妙,高鶚有高鶚的巧,讀者自有公論。今日只說讀到第九十八回黛玉沉痾而亡,臨終前猛聽黛玉直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說到“好”字,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
就是這一句未盡遺言,多少年來,引得諸多猜測,黛玉未能說出口的究竟是何話?
初讀《紅樓》時,年少懵懂,心痛黛玉暗自垂淚,不喜寶釵圓滑世故,厭惡寶玉弱小多情,憎恨世俗封建禮教。大婚之夜,一邊是熱鬧喜慶的怡紅院,一邊是死氣沉沉的瀟湘館。
那時私以為黛玉未盡之言定是諸如“寶玉,你好狠的心”之類,在相愛之人的新婚之夜氣絕而亡,讀罷此處也沒了接著讀的勇氣。
想必那時心裡是害怕的吧,既怕寶玉寶釵恩愛終老,忘了曾經有那麼一個讓他氣、令他惱的林妹妹,也怕他恢復心智,大鬧賈府,世上卻再無那樣通靈剔透的林姑娘了……
再讀《紅樓》是幾年之後,心境較之以往成熟了很多,接受了圓滑謹慎的寶釵,理解了一直在抗爭的寶玉,奈何以一己之力於世俗而言如螳臂擋車,寶玉的無奈或許只有他的林妹妹懂得。又到寶釵大婚之夜,黛玉迴光返照,明知自己時日無多,此刻不明真相的她帶著這個誤解強撐著最後一口氣,“寶玉!寶玉!你好……”
彼時談過幾場戀愛之後,終於明白了有些時候,連妄想都沒有勇氣,更別提去掙了。黛玉深愛寶玉,但卻有緣無分,終究飲恨而死。
但黛玉身為寶玉知己,縱然自此陰陽兩隔,確仍放心不下,或許只想留下一句“寶玉,你好生活著吧……”
絳珠還淚,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淚盡夭亡。
或許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對於讀者來說,《紅樓夢》永遠是一部初見的新書,讀完之後只感解脫,萬事都經歷過,餘下的便只有大歡喜、大淡漠、大憐憫、大虛空。一場紅樓大夢,誰先驚覺,誰又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