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的大叔
-
2 # 懶媽育兒路
看到這麼懂事的孩子,其實聽心疼孩子的。才兩歲多的孩子,哭原本是最直接的發洩方式,也是最好的發洩方式,但她卻不敢用了。這肯定和孩子平時的生活有很大關係。
第一種可能,孩子以前剛一哭,就受到嚴厲的指責“就知道哭!哭什麼!哭有用嗎!”等等,指責多了,孩子自然不敢哭了。
第二種可能,孩子一哭,就受到恐嚇。“再哭就把你扔出去!再哭一下,打你屁股!”等等,恐嚇多了,孩子自然不敢哭了。
第三種可能,孩子一哭,家人情緒也奔潰,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一哭,最親近的人就情緒崩潰,讓孩子把一切都歸罪於自己,承擔了太大的壓力,自然不敢哭了。
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哭很正常,甚至可以說,哭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不過,既然孩子已經有了這種不敢哭的情況,她的主要扶養人最重要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發洩情緒的方式,而不是繼續打壓孩子。
首先,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哭並沒有錯,任何人難過或者傷心的時候都可以哭泣。流眼淚還是最好的排毒方式呢!
其次,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可以抱著孩子,靜靜地等著孩子,讓她慢慢地哭,盡情地哭,不用安慰也不用打擾,抱著孩子就好。
第三,當孩子偶爾使用哭來撒嬌的時候,家長就縱容一下吧,畢竟這個孩子已經放棄了自己的權利,縱容能夠讓她體會到愛,體會到安全感,能夠讓她明白,父母家人又多愛她!
雖然孩子哭確實挺煩人的,但家長也要注意方法,粗暴對待不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導致孩子內心深處的不安,甚至性格扭曲。
兩歲半的孩子正是天真無邪,無畏無懼的時候,但是孩子會出現這麼乖巧的舉動,那做父母的或者監護人一定要反思了。
平時有沒有對孩子過於嚴厲?是不是經常站在大人的角度要求孩子?……
監護人反思的同時,一定要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活力四射?還是小學翼翼?畏首畏尾?
說心裡話,做為一個媽媽,我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這麼乖巧,如此小學翼翼。
兒子讀三年級時,有一次一個家長找我告狀。說我兒子嘴巴特別厲害,敢跟她一個五大三粗的胖女人頂嘴,而且半句都不讓她。我感覺又驚訝又欣喜,我脾氣不好,管孩子比較嚴,也經常擔心他性格軟弱。但是也不能任他有理沒理亂撒潑吧。
晚上回家我問孩子原因後才知道,是二個孩子鬧著玩,她孩子先動手,把我家孩子嘴角打破,然後我兒子就還手推了他一下,結果那孩子就哭哭啼啼找她媽媽幫忙罵我兒子了。
我問孩子“人家兩個人罵你一人,你怎麼那麼膽大?還敢句句不饒人,也不知道給老師或者媽媽說?”
我兒子就回答“我在我奶奶家時,我姑姑和奶奶就教我說,誰不犯我,我不犯人,誰先打我,我一定要還手。他媽媽要是敢打我,我就也找你們打她,所以我就不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