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華人科學實證精神和未雨綢繆的表現,他們試圖透過實驗研究飢餓的影響以及恢復健康的方法,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饑荒問題,幫助飢餓的人們恢復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和亞洲,歐洲大陸和亞洲很多國家,無論是普通百姓和軍隊士兵都陷入大面積、長時間的飢餓狀態,吃飯甚至成為一個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反觀美國則是風景這邊獨好。戰火沒有蔓延到美國本土,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生產能力讓美國軍隊的後勤保障十分充裕,國內百姓雖然也要節衣縮食保障軍需,但在吃飯上從來沒有問題,士兵不用餓著肚子打仗,工人不用餓著肚子工作。
但美華人十分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他們擔心萬一哪天戰火蔓延到美國本土,美華人遇到饑荒怎麼辦?飢餓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戰爭結束後,如何幫助飢餓的人們恢復健康?
最終,美國軍方選取了36名志願者,1945年2月12日實驗正式開始了。
人體每天所須的熱量與體重和活動程度有關。一般而言,一個60公斤標準體重的人,在休息狀態時, 一天至少需要1500-1600大卡;如果是中等活動量,則一天需1800-2000大卡 。
幾天後,實驗者的變化十分明顯,那些健壯的男子很快變成骨瘦如柴,這是最直接的變化。
伴隨體重的下降,志願者的力量直線下降,測試顯示,平均下降了21%。
幾天後,志願者出現體溫普遍降低現象,全身血液量減少10%,靜態心跳由實驗前的平均一分鐘55次降低到35次,排便次數由一天1次降到一週1次,人體在逐漸適應缺少熱量的環境。
幸運的是,這只是一次實驗,不會有人被餓死。隨著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實驗也結束了。很志願者反映,如果實驗繼續進行下去,他們即便不會餓死,精神也會崩潰的。
這是美華人科學實證精神和未雨綢繆的表現,他們試圖透過實驗研究飢餓的影響以及恢復健康的方法,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饑荒問題,幫助飢餓的人們恢復健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和亞洲,歐洲大陸和亞洲很多國家,無論是普通百姓和軍隊士兵都陷入大面積、長時間的飢餓狀態,吃飯甚至成為一個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
反觀美國則是風景這邊獨好。戰火沒有蔓延到美國本土,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生產能力讓美國軍隊的後勤保障十分充裕,國內百姓雖然也要節衣縮食保障軍需,但在吃飯上從來沒有問題,士兵不用餓著肚子打仗,工人不用餓著肚子工作。
但美華人十分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他們擔心萬一哪天戰火蔓延到美國本土,美華人遇到饑荒怎麼辦?飢餓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戰爭結束後,如何幫助飢餓的人們恢復健康?
極具科學實證和冒險精神的美華人決定,進行一次特殊的飢餓實驗。這是一項極為真實的試驗,參與試驗的人必須是健康的,自願體驗那種極致的飢餓狀態,實際上是很缺乏人性的,但令人驚訝的是,竟有數以百計的人報名參加試驗。最終,美國軍方選取了36名志願者,1945年2月12日實驗正式開始了。
人體每天所須的熱量與體重和活動程度有關。一般而言,一個60公斤標準體重的人,在休息狀態時, 一天至少需要1500-1600大卡;如果是中等活動量,則一天需1800-2000大卡 。
參加實驗的志願者體重超出60公斤,每天有中等活動量,他們至少需要2000大卡熱量維持消耗,但一開始所有實驗者每天消耗的熱量都被降低到1500大卡。幾天後,實驗者的變化十分明顯,那些健壯的男子很快變成骨瘦如柴,這是最直接的變化。
伴隨體重的下降,志願者的力量直線下降,測試顯示,平均下降了21%。
幾天後,志願者出現體溫普遍降低現象,全身血液量減少10%,靜態心跳由實驗前的平均一分鐘55次降低到35次,排便次數由一天1次降到一週1次,人體在逐漸適應缺少熱量的環境。
更顯著是精神系統功能的下滑,志願者的反應變得遲鈍,警覺性降低,無法保持專注,對實物以外的所有事情都喪失興趣,個人衛生、政治軍事新聞、色情照片……都不再關注,食物成了志願者唯一關注的內容,大家都在想盡辦法蒐集食物果腹。幸運的是,這只是一次實驗,不會有人被餓死。隨著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實驗也結束了。很志願者反映,如果實驗繼續進行下去,他們即便不會餓死,精神也會崩潰的。
實驗結束後的3個月恢復期內,所有的志願者都報告說,自己的身體似乎一直處在飢餓狀態中,每天要吃掉6000大卡熱量的食物,竟然還是感到餓,他們想要恢復完全的健康狀態,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長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