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志宇老驥識途

    第一點,魏延不是諸葛亮的嫡系,而馬謖是諸葛亮的嫡系。諸葛亮北代的時候,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出兵子午谷的計謀,說只要給他五千精兵,他便可以在十日之內趕到長安,一舉將其擊潰,諸葛亮以為不妥,此計甚為兇險,應該穩紮穩打,這時他兩便產生了分歧,況且魏延不是諸葛亮的嫡系,他對魏延不太放心,後來在選擇將軍鎮守街亭的時候,他選擇了馬謖,沒有選擇魏延。第二點,趙雲當時有更重要的軍務,所以便讓馬謖去鎮守街亭,本身馬謖多次請求立下了軍令狀,所以諸葛亮便答應了他。謝邀!

  • 2 # 胡侃解密三國

    諸葛亮的初心是好的,歷練一下年青一代,而且諸葛亮異常器重馬謖,應該是作為接班人培養的,歷練是早晚的事,只是諸葛亮高估了馬謖,軍事理論再厲害,也要結合實際才能運用自如,而馬謖偏偏是沒有實戰經驗的,而且第一次就接了這麼大一個攤子,馬謖應該完全是懵的,書上雖有理論,但沒有具體到哪一隊放到哪?該用誰?就像《孫子兵法》講有九地,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但具體是屬於哪一地,還是要靠自己判斷的,而判斷的依據不光要看地形,還要有實際經驗才能準確判斷。

    比如王平,王平是不認識字的,《三國志》記載其認識的字不超過十個,但是並不妨礙王平成長為一代名將,魏延死後,王平還兼任了漢中太守。雖然王平一點書也沒看過,但是有充足的實戰經驗,所以在街亭,問題看的比熟讀兵法的馬謖還要透。馬謖理論是有了,缺的是實戰經驗,如果諸葛亮能循序漸進,馬謖也不太貪功邀戰,假以時日馬謖還是有可能成長為一代名將的,但是這次冒進讓馬謖身死,讓諸葛亮有了後怕,所以以後事必躬親,再也沒有培養出好的人才,導致蜀華人才斷層,諸葛亮一死蜀國感覺就無人可用。不像東吳周瑜死了又魯肅,魯肅死了呂蒙上,呂蒙死後還有陸遜,即便是陸遜死後還有陸抗支撐。而蜀國諸葛亮死後,後面的蔣琬、費禕、姜維和諸葛亮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差的太多。

    另一點就是當時趙雲和鄧芝在箕谷拒守作疑兵,當時也沒有考慮讓趙雲去的,當時紛紛認為該派的人選是宿將魏延和吳懿,魏延自不必多說,當時蜀軍僅次於諸葛亮的二號人物,防守漢中多年無虞,能力有目共睹,而吳懿不僅是劉備的大舅子,軍事能力也不錯,再有諸葛亮從旁指點,兩人都可以完成任務,

    可是諸葛亮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諸葛亮有點飄了,六出祁山,只有第一次是真正的機會,一出手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不戰而降,郭淮後退,所以諸葛亮飄飄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馬謖的理論水平的確高,諸葛亮就放心把這當新手區讓馬謖去刷野怪升級,沒想到的是突然出現張郃一個大boss,馬謖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由此葬送了大好局面。

    所以,諸葛亮本身是想在順風局讓新手青銅的馬謖歷練一下,結果錯估了對面的實力,突然出現的鑽石級的張郃吊打了馬謖,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 3 # 天地玄黃1972

    此時趙雲在漢中北箕谷牽制曹真大軍。諸葛氏不令魏延出戰拒張郃,而啟用未實戰過的參軍馬謖是用人失察戰術失當,不論出於何原因,馬謖失街亭導致得而復失隴西諸郡,並失去了攻魏的戰略突然性,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且此後的數次北伐均未能攻下隴西,更不談進取關中了。此戰也突顯出諸葛氏不擅用人的政治思維劣根性(將個人好惡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後期蜀國無人拜他所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夫妻之間不要二胎,在今後的幾十年裡該如何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