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海東信陽茶

    親愛的愚公老大爺,我很佩服你做事堅定不移,不怕苦的精神,但我想和你說。堅持很重要,但有些時候也應該放棄一些明明知道完不成的事,用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可以做到。俗話說有舍才有得。

  • 2 # 阿山的詩和遠方

    愚公精神應該代代相傳

    看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就想對愚公說:老人家好樣的,我支援您!如果我是您鄰居,我會加入你們的挖山行動,甚至招呼更多的人去幫忙; 如果相距太遠,我會在精神上支援你。小學時候從語文課本上讀過這篇寓言,當時不求甚解,只知道老師說過:智者不智,愚公不愚,愚公精神值得學習。長大後,更加覺得愚公了不起,他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首先是他有強烈的目標感。他與家人商量後,做出了每天挖山的決定,並不顧自己已九十高齡,親自帶領三個兒子去挖山。他設定了目標,就朝著這個目標去奮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目標是人生的清醒劑,有了目標才有方向,只要設定了目標,就要堅持不懈地朝著目標去努力。其次,他意志堅定,迎難而上。排除了老婆的質疑,駁斥了智叟的觀點,在他看來,自己雖然老了,還有兒子,以後兒子老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只要堅持每天挖一點,日積月累,代代接力,總有挖完的一天。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前進的道路上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阻力,只要堅持不懈,最終定會成功。

    第三,他有責任和擔當。看到太行、王屋二山切斷他家及村民與外界的聯絡,就主動提出要挖山,帶頭行動,給家人和村民做出表率,意欲透過每天挖山不止,最後達到挖倒兩座山的目的。沒有因為自己年事已高,以老賣老,而是帶頭行動,身體力行。第四,他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自己的堅持贏得別人的支援。先是帶三個兒子一起挖山,接著鄰居孩子也來幫忙,甚至當玉帝知道愚公挖山的壯舉後,十分感動,命人把兩座山移走了,幫他實現了願望。愚公精神永不過時,在當今社會仍然值得學習和弘揚。中國正推動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現代化建設事業正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長期不懈地努力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會在我們手中實現。

    愚公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

  • 3 # 老夫常談

    我會說挖山搬山不可取,因為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實現,或者無法實現,可以採用別的辦法去解決,比如搬家到有利居住,便於修路的地方去居住,何必勞神廢力浪費時間,這種精神雖可貴可取,但用錯了地方,可以用在其它事業上去奮鬥可能更有用。

  • 4 # 巴山夜雨14966677

    我要是愚公的老婆肯定會和他離婚,更不用說給他生那麼多小愚公娃子了!不值!離了婚去找智叟。和智叟談戀愛!因為智叟比愚公睿智 ,也實際的多,愚公那種蠻幹不是神經病也是精神病。不可取!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看到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你眼前,你還會覺得愚公的精神可嘉嗎?

  • 5 # 小貓鬍子103240101

    寓言的作用,在於理解精神,無法與現實對號入座,就是主席那篇愚公移山,也不應脫離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學習領會。並多從積極的方面去體會。

  • 6 # 右史研究員

    首先,凡稱讚愚公移山精神者,我給予滿分!但該故事為什麼稱為寓言?就是借別人的名字來敘事,以其寓意去影射一個不可明言的人及事,這就是寓言。

    寓公移山這則故事至今未有明確的答案,我能解答,謎底取自《山海經》《堯典》等古籍。列子在戰國初期寫這則故事,其時頌禹治水是順流,反之就是逆流,誰敢做逆流人?但又看不下去,故用寓言諷刺治水功勳者是誰?及其真實性。

    愚公移山所在地處於太行、王屋之間,我未去過,但其古遺邑名依然至今,表明有過其人其事。《山海經》(97頁):“王屋之山多石,聯水出焉,西北流注於泰澤”。原注:泰澤指滄海亦渤海。這條聯水今還在否我未知,但它是一條人間開挖的水道,堤岸便是路,與愚公移山開路相符合。這則記載給《上古》說的“禹鑿聯水”套上了問號。

    《堯典》(譯文)帝問眾臣:誰能改善水田?歡兜推薦共工。帝又問:誰能治水?眾臣推舉伯鯀。帝有疑慮,眾臣勸帝說:他已作出績效,如果不行罷免未遲。帝就讓他們共同去完成使命。史稱其為共工,共工並非一人,共同協力之意。伯鯀職司空(施工),共工名康回,職孔壬(大任),均負責治水。文中說“鯀已作出績效”指其治水“失敗”之前的治田。

    其時滄海積淤平陸,開田必須用大量淡水替換除去鹹質,所以就要在王屋山下挖聯水接黃河渭水到滑縣入西河,聯即連通,故渭、魏、衛、溈異字同聲同水源。同時又預留溢洪道南下入淮,以防洪災。朝中鯀最老,治田時禹還未出世,史把他們當作父子,死後三年剖腹生禹是笑話。

    《列子》尊其為愚公,愚即憨厚老實,非蠢意。“遂率子孫墾嚷,運於渤海之尾”。與堯帝樹石家莊河間水利作典範之“媯”吻合。“命誇阿氏移走二山”。華北平原歷來為東阿氏族,達得稱道的阿氏即是誇阿。“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移山開路幹嘛要延至南面漫長的漢陰?《古常識》稱,遠古黃河入淮出海。暗示他開挖兩條河道,主道引水至東北治田,溢洪道往南防洪災。其“無壟斷”影射鯀功禹冠從來無人去幹涉,列子以此來抒發個人情感。《山海經》(338頁)“有榆山,有鯀攻程州之山”。程指呈現禾穀,平陰古稱榆山縣,兩則敘說均一致。引水入滑縣浚縣,這一帶最先受益,古文稱此為“不周”,實為布稠,佈滿茂密的莊稼。史戲說鯀撞不周山,使這枝支柱折斷天傾斜,倒下洪水向東南洶湧而來。不周山像爛腳支柱,不堪一擊?《山海經》說:“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既有山名何由不合?意指任何有關此類學說均不周全、不合邏輯。

    由後再次派鯀治水,說他築堤擋水失敗,屈原問:“鯀不能勝任治水,眾人為何要推舉他?按他的想法治水是會成功的”。而今邯鄲市有古遺鯀堤,沒有禹水(黃河以其功稱禹水)。古代民間傳說、列子、屈原、郭沫若、袁珂等認為,鯀治水是成功的,他與歡兜、共工這東阿三苗族,因反對舜奪堯位才被處於極刑及流放。

    《周本紀》載,武王自渭水出師,舟至王屋,觀天象流星不宜討伐,訓話之後讓各邦國回去,後再集結伐紂,稱為大津觀兵。這則記載著黃河故道,與愚公移山、伯鯀治水相吻合,結合諸多古籍野史、民間傳說便可斷出愚公便是伯鯀。凡治水工程都是司空的職責,因過份吹頌大禹治水,民間便以一語弊之一一“司空見慣了”。域外及河套乃故黃河流經之處,無大禹治水之說,《古文詞典》註明《大禹謨》為偽書。歷代吹奉帝王不足為奇,古今都是一樣,不必偏信一方之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價值是如何去衡量?有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