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
2 # 神憐世人
古代最早的“禁鹽令”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向齊桓公提出“官山海”,即由官方來專營山海資源,主要針對食鹽官營。
至於為什麼要對食鹽進行管制,是因為幾千年前當權者就已經發現了鹽的重要性,雖然食鹽來自大海,本是大自然的饋贈,理應不費分文,但在當時確實決定國家生死和富強的關鍵,鹽對農業社會的價值絲毫不亞於石油對工業社會的價值。鹽是生理必需品,人不可一日無鹽。另外在古代沒有冰箱,鹽就是儲存食物的防腐原料,比如肉,魚之類,並不像穀物可以長時間儲存,所以古代的農民經常需要拿糧食去交換鹽,用來醃製食品。而行商之人有了鹽,就可以實現遠距離的食品貿易,比如把海魚醃製成閒魚賣給吃不到魚的內陸去。
既然鹽是一種必需品,那麼由官家經營,一方面可以防止私商囤積居奇,讓人人都有鹽吃,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這種管制對於官民來說都是有利的。因為古代運輸沒有現代發達,如果國家不控制,讓私人囤積起來的話,個別地方的鹽價會奇高甚至吃不上鹽。
所以,在公元前685年,管仲講鹽鐵從私營轉變為國營,開闢了除稅收之外的另一個龐大財政來源,我們稱管仲為國企之父也不為過。如果沒有鹽帶來的經濟效益,齊桓公哪有錢去組織聯合多國部隊,哪有錢維護周邊天下太平,又有多少國家沒有這樣的財力支援而慘遭齊國蹂躪甚至滅國。正是因為古代政府掌控了鹽,才能維持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系統。
跟你現在菸草專賣一個意思,這是國家最大的收入之一,即使現在,鹽也是國家專賣,
鹽的國家專營是從春秋時期開始的,大約是齊國齊桓公時期,管仲主張的,這之後一直是國家的主要收入,
漢朝的漢昭帝時期,霍光專權,桑弘羊主持的鹽鐵會議,從豪強手裡奪回了鹽鐵酒的國家專賣。
之後都在爭奪鹽的專營權,有一部電視劇,《大清鹽商》,你就知道鹽的重要性了。
當然,有官鹽就有私鹽,比如黃巢,私鹽販子,多有錢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