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張大聖

    清潔能源消費類產品大規模應用——願景美好,現實殘酷。

    脫離應用場景談技術,黑科技也是耍流氓。太陽能在消費市場的需求,目前不是“剛性需求”。普遍推廣,路漫漫!

    從業相關,太陽能充電器這個品類,從使用者價值維度補充些分析:

    使用者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代成本

    太陽能充電器,核心價值在於解決使用者“充電”需求。借用俞軍老師的公式簡單分析,以手機為例,消費者主流充電方案都是介面卡+充電寶組合,可以滿足辦公、居家、出行、出差、旅行等絕大多數應用場景,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主要矛盾在於 日益增長的手機使用時長VS手機電池續航短及充電速度 肉眼可見各手機品牌集中力量在推廣普及USB PD快充,並建立各傢俬有協議生態體驗和商業壁壘,以此作為“舊體驗”,我們看看太陽能充電器的“新體驗”:

    戶外——晴天、陰天、雨天、霧霾天等不可控天氣影響,在Sunny下才能用,不能隨時隨地的為手機充電。

    太Sunny照——受照射角度、時長影響,且烈日炎炎下如手機終端存在安全隱患

    不帶電池單元,不能蓄電

    尺寸重量——往往比較笨重,攜帶不便

    噱頭產品,實用性低。

    再說替代成本,遠景與現實如下:

    以上可知,使用者價值——低。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市場主流的晶矽類產品為例,20%左右轉換效率,理論發電功率為200W/㎡,且是在理想光照條件,太陽垂直照射能獲得的發電功率,實際應用中受天氣、光照角度、灰塵遮擋等,發電效果需要大打折扣,綜合下來一般在標準功率的50%5-60%成。

    網上可查,在售的太陽能充電器從從1~100W之間都有,以5-20W為主流,最大輸出功率10W(5V&2A)還是要理想光照條件下,這比目前手機動輒10W、20W、30W及更大功率的快充體驗差的不是一丁半點。

    要充電快->太陽能芯片面積增加->尺寸重量增加(攜帶不便)->成本增加->購買慾趨近於零。

    普及難。

    當然,隨著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不斷提升,以及弱光發電、柔韌性等特性的演進迭代,相信會出現更多新的應用場景,滿足更細分的應用需求。

  • 2 # 智慧溫室

    有以下幾點:1.在Sunny下才能用,不能隨時隨地的為手機充電。2.帶有鋰電池的太陽能面板小,充電慢,太陽能面板大的笨重。3.沒有鋰電池的不能蓄電。4.攜帶不方便,能摺疊的會方便些。若說充電的速度和充電寶的快充還是有些差別的,可以選擇轉化率較高的太陽能充電器,國瑞Sunny在轉化率上還是可以的,20%以上的充電速度會比較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過年那是年味十足,如今過年卻來越覺得缺少年味,你們春節是如何度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