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y22358038

    我認為三國時期的宏觀政治和經濟形態是:曹魏求穩定發展,蜀漢求速戰速決,東吳求三方平衡。以當時三個國家佔據的耕地面積和產量來看,曹魏的經濟基礎遠好於蜀漢和東吳。只要堅持穩定 ,就可以透過強大的後勤補給拖死蜀漢;而東吳到時將會不戰而降。劉備的關鍵點在於趁曹魏立足未穩速戰速決,如果不能速勝,則在維持對等軍事力量的前提下,蜀漢平均一個農民和平均每畝土地要供養的兵士數量都是曹魏的數倍,長期下去必然不堪重負,即使鄧艾鍾會不進攻蜀漢,而採用持久戰消耗戰,按照姜維的打法,再過幾年糧食和適齡兵員供給一定會出問題。因此面對曹魏,即使有大量軍隊,也要看是否有足夠的糧食、耕地、農民、各類後勤寄養保障來支撐這麼大規模的軍隊。

    還有一種假設,就是當劉備發現不能速勝曹魏時,目光可能會轉移到吞併東吳,劃江而治,避免被持久戰耗死的命運,因此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我認為不能算戰略上的失誤,因為關羽失敗後,速勝曹魏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劉備如果不想滅亡,相對較弱的東吳是個可以實現的目標。但是沒想到東吳也沒有吃下來,那麼滅亡將會是不可避免,而且宏觀上看一定是三個國家中第一個被滅的。

    至於東吳,因為當時的政治情況是江南士族大家支撐,並非孫氏一家獨大,所以東吳在被入侵時,所有政治勢力共同面對利益損失可以團結一致,一旦外敵被消滅,以當時政治形態不具備大舉對外擴張的主觀動力。因此江南士族在這件事上的政治侷限性導致了東吳很可能會步蜀漢的後塵。但是由於當時的國家情況,即使東吳被滅,士族們轉過頭來支援司馬家就可以了,畢竟都是士族階層,利益也未必受到很大損失,所以權衡輕重後,就當滅的只是孫氏的東吳政權,只要動不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可。

    這樣就可以看到,劉備幾個關鍵目標未達成後失敗的必然性了。

    至於為何便宜司馬家,我認為只能說當時曹魏掌權士族恰巧那個時期是司馬氏,運氣比較好。首先站隊正確(曹魏),其次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了合適的位置(託孤),並且從政治角度來看沒有犯嚴重的錯誤(高平陵中表現合理,後期伐蜀伐吳也沒有出昏招),而對手頻繁出現低階失誤,則獲取政權便順理成章。

  • 2 # 戶外鄉野在山那一邊

    謝謝邀請!首先是曹操便宜司馬懿,曹操打下的江山,就這樣供手給司馬家拿下了!曹操幾代人經營的大業!當然劉備也便宜了司馬懿,當年關羽失荊州,就是司馬懿提出的計謀聯合孫權功佔荊州,使其關羽失了荊州重要原因之一!關羽失了荊州,也導致了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讓劉備失了五虎上將3個關羽,張飛,黃忠,和幾萬將士和物力,財力!孫權也便宜了司馬懿也失了幾萬將士和物力和財力,介接加速蜀漢和東吳的滅亡!蜀漢後期司馬懿的抵擋諸葛亮的進功,蜀漢也沒能得到什麼!曹操,劉備,孫權三家拼命爭奪天下,幾代人的經營,最後都便宜了司馬懿!因為司馬家最後得到了勝利果實!首先是曹操便宜了司馬懿家,其次劉備便宜司馬懿家,在次孫權便宜了司馬懿家!因為最後司馬家一統三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家電商平臺買臺式電腦比較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