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慢視慢歌
-
2 # 高達
動畫中的科普解說是真實的(就是那個有個框框,裡面有解說文字和旁白的),而劇情中的表現手法卻很多違背了現實。
看這部番劇,最好在上完初高中生物課之後,否則你很可能被劇情誤導,導致後期糾正記憶花費很多時間,對於巨噬細胞扛著砍刀砍怪物,而不是吞掉病菌病毒,這個我們還能理解為藝術手段。
但是對於血小板結痂的描述,絕對是錯誤的。
大家都有過破皮出血經歷,傷口最後結痂是血小板凝固血液,最後脫離傷口(就是你把結痂扣掉了),動畫中白細胞和紅細胞被血小板們粘住,白細胞說傷口恢復後可以脫離……應該是不想讓角色消失吧……
殺手T細胞,生物課上的學名應該叫效應T細胞,是初始T細胞結束抗體&樹狀細胞活化而來的,暫沒有查明t細胞活化後,還能回退成初始t細胞,但是番劇中,那個naiveT細胞,被病變細胞打的退回原形了,有待考量……
雖然血小板很萌,很適合科普教育,但是一些細節設定,難免會引起生物課老師的擔憂。
你的生物課老師有提及過此番嗎?
大家好啊,這裡是來聊動漫的慢歌。
今年7月新番——《工作細胞》
就好像簡介上說的"這是一個關於你自身的故事,你體內的故事。“
也可以印證出《工作細胞》的生物知識是比較嚴謹真實的。
簡單介紹原著是由日本漫畫家清水茜創作的一部細胞擬人化的漫畫。
故事將人體內的細胞世界描述成類人類社會。
描繪他們在人體內不眠不休地各司其職,和侵入體內的細菌、病毒、異物戰鬥的日常。
劇情劇情上因為要和現實的生物知識相匹配,所以可以說是中規中矩。
每一話會圍繞一種人體異常的情況來開始故事。
例如 肺炎鏈球菌、杉樹花粉過敏、金黃色葡萄球菌、癌細胞侵入人體的情況等等。
特點就如前文說的,這是一個承載了生物知識的動漫,加上我們所接受的九年義務教育中所學的生物知識,與大多數觀眾引起的共鳴相信是主要的特點之一。
在笑點和描繪上,也比較奇特。比如紅細胞的帽子對映雙凹圓盤,地鐵閘機的單向通道來表示靜脈瓣,淋巴管通道門口的軍事區標註等等。
女主(紅細胞)在狹長不見天日的高樓間走道中被擠的臉變形,即使不標註我們也能明白這是隻能透過一個紅細胞的毛細血管。
當然也不得不承認日本做的科普讀物設計確實更吸引人。視覺元素上會更注重美學考量。
想起小時候在課本上的知識點也許會有點乏味,但這樣的“科普知識讀物”相信會更讓人容易接受與理解。
最後當然還是交給血小板來拉拉關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