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裝扮一個有年味兒的家
和家人貼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是中國民間春節習俗之一。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讓正在放假的孩子們和父母一同研磨,感受毛筆在宣紙上的揮灑自如,讓孩子體會文學的獨特魅力,像是揭開期待已久的旅行般,一家人徜徉在春節準備的暖意中,讓孩子期盼“年”的歡喜也會不知不覺濃了好幾分。
02 除舊迎新
和家人打掃衛生
從小年這天起,人們開始打掃房屋,俗稱“掃塵”。不僅是那些塵垢,這一年的煩惱,都要痛痛快快地一併清掃乾淨。
孩子可以與父母共同分工,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家長及時的鼓勵和讚揚,都會讓孩子在富有意義的大掃除中體會春節的意義。
03 送上祝福
讓孩子學會拜年
春節期間,父母少不了帶上孩子走親訪友,在過年期間,問候禮儀必不可少,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孩子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以及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拜年手勢上自古男女有別,標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緊,並前後搖動。而女子的作揖姿勢為只壓手,手腕不要挨著,並前後搖動。
祝福語方面,家長可以教孩子說“恭喜發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吉祥話,在一言一行中,孩子懂得傳統禮儀的文化內涵,學會尊重他人。
04 收穫紅包
孩子接過長輩們的壓歲錢祝福
過年最開心的時刻,要數長輩們給孩子紅包的時候,笑逐顏開的孩子總是迫不及待地接過紅包,偷偷拆開看看裡面的壓歲錢。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紅包拿到後千萬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拆開,這樣做是沒有禮貌的,家長在接紅包禮儀上可以多與孩子說明。
05 待客之禮
引導孩子主動招待客人
春節期間,免不了親朋好友會來拜訪串門。家長需要主動鼓勵孩子親切地和客人打招呼,例如當客人進門後,可以請客人坐下,雙手遞茶給客人喝,同時說“請喝茶”等等。
當有小客人時,父母可以多推動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展示孩子大方開朗的一面。客人準備離開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說再見及以後常來的禮貌語。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形成習慣,做一個懂得禮貌的小主人。
在《小王子》裡,曾經這麼解釋過“儀式感”:它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大部分和孩子相伴的日子裡,接孩子上課下課、睡前講故事、準備孩子的早餐,種種的生活點滴彷彿和昨天沒什麼區別。
正因為簡單的生活,父母們更應該用認真有趣的態度,用心對待節日裡看似平凡的小事,讓生活的態度融入幸福的色彩,賦予家庭教育更莊重的過程和意義,陪伴孩子快樂過年。
這,便是孩子能感受到的過年。
01 裝扮一個有年味兒的家
和家人貼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是中國民間春節習俗之一。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讓正在放假的孩子們和父母一同研磨,感受毛筆在宣紙上的揮灑自如,讓孩子體會文學的獨特魅力,像是揭開期待已久的旅行般,一家人徜徉在春節準備的暖意中,讓孩子期盼“年”的歡喜也會不知不覺濃了好幾分。
02 除舊迎新
和家人打掃衛生
從小年這天起,人們開始打掃房屋,俗稱“掃塵”。不僅是那些塵垢,這一年的煩惱,都要痛痛快快地一併清掃乾淨。
孩子可以與父母共同分工,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家長及時的鼓勵和讚揚,都會讓孩子在富有意義的大掃除中體會春節的意義。
03 送上祝福
讓孩子學會拜年
春節期間,父母少不了帶上孩子走親訪友,在過年期間,問候禮儀必不可少,爸爸媽媽們可以事先教會孩子用手勢打招呼,抱拳作揖以及看到親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拜年手勢上自古男女有別,標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手腕挨緊,並前後搖動。而女子的作揖姿勢為只壓手,手腕不要挨著,並前後搖動。
祝福語方面,家長可以教孩子說“恭喜發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等吉祥話,在一言一行中,孩子懂得傳統禮儀的文化內涵,學會尊重他人。
04 收穫紅包
孩子接過長輩們的壓歲錢祝福
過年最開心的時刻,要數長輩們給孩子紅包的時候,笑逐顏開的孩子總是迫不及待地接過紅包,偷偷拆開看看裡面的壓歲錢。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紅包拿到後千萬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拆開,這樣做是沒有禮貌的,家長在接紅包禮儀上可以多與孩子說明。
05 待客之禮
引導孩子主動招待客人
春節期間,免不了親朋好友會來拜訪串門。家長需要主動鼓勵孩子親切地和客人打招呼,例如當客人進門後,可以請客人坐下,雙手遞茶給客人喝,同時說“請喝茶”等等。
當有小客人時,父母可以多推動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展示孩子大方開朗的一面。客人準備離開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說再見及以後常來的禮貌語。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形成習慣,做一個懂得禮貌的小主人。
在《小王子》裡,曾經這麼解釋過“儀式感”:它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大部分和孩子相伴的日子裡,接孩子上課下課、睡前講故事、準備孩子的早餐,種種的生活點滴彷彿和昨天沒什麼區別。
正因為簡單的生活,父母們更應該用認真有趣的態度,用心對待節日裡看似平凡的小事,讓生活的態度融入幸福的色彩,賦予家庭教育更莊重的過程和意義,陪伴孩子快樂過年。
這,便是孩子能感受到的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