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安老秦
-
2 # 在矛與盾之間徘徊
人類社會分裂,部分低端勞務甚至沒事可做,給基本生活醫療保障,節育。
所有孩子從小素質培養,優秀的發展為社會精英,做科學研究和高階技術工人,生活優越自由。差的就回家吃低保混吃等死。
人類以科技發展為主,太陽系外星移民成為正常。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3 # 紫澤錦言
這個我想告訴你,我不敢說,
隱晦的揭示一下,請問“你有沒有感覺到,周圍少了什麼?”
機器人也是人懂我的意思了吧!
-
4 # 使用者6020007460619
但是不擔升效率就落後,難道回百年前人背馬駝年代,決對沒失業的。社會在發展,先進生產提升國家的發展力。發展與困難並存。
-
5 # 小白的技囈
那麼很多人擔心如果機器代替了一部分人的工作,人們改何去何從。這種擔心也是正常的。
其實我感覺科技的發展不是增加勞動力而是解放勞動力,人們大量的時間將被釋放出來。經濟發展也大都是懶人經濟。人們將由大量的製造業轉型到服務業當中來。那麼如果有一天機器能代替人們大部分工作的時候其實不是我們集體失業的時候而是人與機器共同協作的時候,可以想象一下機器擅長的是重複性工作而人擅長的是邏輯和思考也是機器目前不具備的。機器冷冰冰的而人是熱情洋溢的那麼著兩者結合可以大大的提高服務業的質量和需求。因為服務人員可以大量的時間陪在客戶身邊。那麼很多感覺會被機器代替的人們是不是應該抓緊時間去多學一些技能了呢?不用擔心時間因為機器代替你的時候也是你把製造變成創造的時候。它代替的不是你的工作而是你的時間。
-
6 # 小進哥13
拜託你看看電視劇也行啊,有一部電視劇是反應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器大量取代人工,現在你不知道工廠裡很多機器嗎?最基礎的紡織,以前都是人工紡線織布的[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
7 # 盧小鳳
建設全民控股的公共網路!因為消費者手裡掌握著催生智慧化的三要素:
1 消費者的智慧手機是覆蓋全球的,免費的超級的基礎設施,為網際網路大佬的軟體無償提供了硬體設施。
2 消費者在休閒時間刷各種APP為軟體提供了水電氣,是人工智慧的啟蒙老師
3 消費者的線上消費利潤源源不斷變成網際網路公司開發人工智慧的資本
在網際網路世界裡,消費者才是創造價值的主體,消費者創造的價值卻被記錄在軟體所有者的名下,消費者成了名副其實的楊白勞而。消費者勞而不獲,軟體不勞而獲。只有承認消費者的價值,以股權共享的方式搭建全民控股的公共網路,才能讓未來的智慧化屬於人民大眾,人民大眾才能真正享受智慧化帶來的各種福利!
私有化的智慧化不僅堵死了人民大眾的路,自己的未來也是寸步難行
-
8 # 大貓花花
崗位都給了機器那工人就只能 送快遞 ,送外賣, 跑腿, 開網約車,還有些不安份的人會去做些違法亂紀的事兒,都有可能。比竟為了生存都是不擇手段的。
-
9 # 特斯拉2019
不用如果,機器一百年前早就取代了大量工人的工作,例如,紡織機械取代了大量人工織布,挖掘機取代了大量鋤頭、鐵鍬,農業機械能讓一個人幹一百個人的活,現代印刷機取代了刻板、活字,等等,但是,你看到工人們的勞動時間減少了嗎?看到他們無事可做了嗎?看到他們享福了嗎?都沒有。人工智慧也將取代大量人工,但人們仍將有幹不完的活。因為工作不是一個固定值,某方面的工作有工人做了,但又會製造、發明出很多很多新的工作,讓工人永遠累死累活的。美國一百年前,或許85%的人都種田,如今,只有5%的人種田了,但多出的80%的人並不能享福,城市裡有沒完沒了的工作。在中國,洗腳、快遞等都是從前沒有或極少的工種,現在就業人口都有百萬計。這些正是新工作層出不窮的證明。AI的出現,很難改變工人們每天工作十二小時的命運。
-
10 # 餘悸
社會在進步,機器代替人是一個大的趨勢。現如今那個中大型電子廠不缺人?招工難,成本高!都是電子廠的通病!縮減人力,機器人工廠。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再說回來再好的機器都需要人來生產和維護。不做最基本的人力勞動。轉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學識。勝任更高效的工作! 我自己剛出學校就到電子廠上班!真的太累,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又累又掙不到錢!現在做自動化,工作算不上很輕鬆。但比電子廠好!工資也提高不少。所以沒有高學歷的打工仔就要順應潮流,提高自己!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回覆列表
只要是機器總是有其缺陷的,比如心理輔導師,法律工作者,設計師,軟體工程師,機器人維護人員等很多都是機器無法取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