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易點

    無非是表面的出土特徵而已。出土古玉因特殊的埋藏條件而產生了和新玉完全不同的特點,如沁,裂。表面氧化也按照幹坑溼坑完全不同,光氣就是這些特點的視覺表現

  • 2 # 使用者3842099419599

    光氣的提法有點科學了,具體一點行話叫包漿吧,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主要和古玉器的年代、埋藏環境、古人拋光工藝分不開的,只有加工精美的戰漢玉器才能見到漂亮的玻璃光,(不排除拋光良好商周玉器)玻璃光的辯假識真,個人體會,玉器表面的光澤和玉器不易拋光的溝槽的光澤,是單純從包漿角度辯假的關鍵,如果兩者一致為真,如不一致就要考慮了。理性的講,古玉的包漿只是古玉鑑定的一個因素,只有從入土特徵、器型、紋飾、包漿、玉質等諸多因素入手綜合判斷,才能鑑定一件古玉的真偽。

  • 3 # 慧火車

    論道凌雲閣。我劉金榜的回答是,古玉器經過多年的把玩,表面產生了很厚的包漿。包漿的滋潤程度就象摸在玻璃上一樣光滑潤澤。是因為玉本身自然氧化和吸收人手上的油脂汗液所形成,是新玉無法可比擬的。新玉手摸上去顯得乾澀,就是做了舊也生硬不自然,收藏古玉就象和千年前的古人對話一樣,古人對玉非常看重,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孔子說玉有六德溫潤之德比於君子,君子佩玉不離身,以約束自己時刻提醒自已象玉一樣養我美德,所以愛古玉之人都宅心仁厚,厚德載物是君子的品德,君子身不離古玉。這是本尊劉金榜的見解,歡迎大家討論,謝謝老鐵粉絲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木結構建築故宮為何能抗震防火數百年依舊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