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空奕奕
-
2 #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歐盟】
1、歐盟。歐洲國家的政治經濟聯盟,有28個成員國,24種官方語言,前身最早是1952年成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有法國、西德等6國,經濟上推動歐洲戰後重建,政治上避免再次爆發歐戰。目前的核心成員國是法國和德國(英國脫歐),其他小國家以“打醬油”為主。
【歐盟和歐元區】
2、亞盟。亞洲和歐洲一樣經歷了二戰,需要重建以及避免再次大戰,但是亞洲的情況比歐洲要複雜得多。歐洲小國林立,主角“三國演義”(英法德),俄國特殊後邊單說。亞洲同樣國家眾多,但是國情千差萬別,也沒有法國和德國這樣的“發起人”(核心)。30年戰爭、普法戰爭、一戰、二戰,法國和德國透過戰爭實踐,認識到合作比戰爭更有效,而二戰亞洲策源地日本,有沒有這種歷史認識?假設日本能學習德國,表態放棄武力侵略鄰國,南韓這樣的飽受侵略的國家會不會相信?
【日韓“握手難”】
綜上,歐洲有成立歐盟的基礎條件,戰爭不能解決問題,因此,德國用“馬克替代坦克”,而且法國等國基本都是美國的盟國,亞洲有日本、南韓等美國的盟國,還有十幾億人口、一心想成為“世界一極”的大國,這就是印度,這樣體量的國家能否和小國合作?看看印度在南亞“作為”便知。另外,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的歐洲國家,葉利欽時代就想融入歐洲,無奈體量太大,歐洲人沒法完全消除擔心。歐洲人不接受俄國,亞洲就能接受嗎?
首先,亞洲國家的團結性將大大增強,美國的亞太戰略基本可以下課了。類似於一個歐盟的國際組織,如果美國想遏制,孤立其中某一個國家。那他就是在跟整個亞洲搞對抗,美國玩不起。
其次,亞洲國家成立像歐盟這樣的組織,對亞洲經濟發展來說將是有很大好處的。亞洲人口眾多,市場廣闊。如此的國家聯盟組織更能促進亞洲國家的經濟交流和貿易來往。這將對亞洲各國的經濟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再就是,在亞洲成立類似於歐盟這樣的國際組織,將是抵抗美國領導下的北約的主幹力量。美國利用北約來遏制俄羅斯將寸步難行。美國現在玩的就是車輪戰術,各個擊破,最終在亞太獨霸一方。如果亞洲國家精誠團結,成立“亞盟”,美國的邪惡目標將不能得逞。到那時世界格局將更加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豈不更好。
但是,種種這些不過是憑空想象罷了。亞洲國家數量大,利益糾葛複雜,各國政治主張極難統一。想要在亞洲成立像歐盟這樣的組織,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