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巫女阿滿
-
2 # 林屋公子
我就知道肯定很多人要說《幾近退色的記錄》。這是美華人默茨的一部書,考證《山海經》的《海外東經》《大荒東經》寫的是美洲地理。研究方式也很特別,取一個最可能是華人登入的地點作為地點,然後《山海經》說走多少步,她就走多少步。發現經過的這些地方都和《山海經》記錄的特徵類似。其實這種觀點不是她一人獨有,法國學者維寧等一些歐美學者也是這樣認為。但個人對這種“考證”持保留意見。
相對而言,我更欣賞一些日本學者的觀點,他們更加傾向結合日本的妖怪學去解釋。比如《中國妖怪事典》作者水木茂,他就認為《山海經》不少妖怪是人類將災害形象化;《中國的妖怪》作者中野美代子,他認為《山海經》很多妖怪不過是各種動物的合體;《山海經中的鬼神世界》作者伊藤清司,他認為《山海經》不過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想象。這些觀點和中國顧頡剛、袁珂先生主張的有一定類似。
中國國內目前主流也認為《山海經》是神話、巫術著作。其想象成分應該很大,不能盡以現實標準去衡量。《幾近退色的記錄》這本書我也看過,作者其實就是個律師,並不是什麼文史學者。而且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本身就由從北往南的若干座山組成,不管走多少裡肯定能找到一些山峰吧。而動物、植物、水流這些,幾千年可能變化也很大,所以這種觀點不需要太過關注甚至吹捧。
-
3 # 禪雲的故事之家
《山海經》作為一本怪誕奇異的傳說書籍,很多東西都是不能考證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認定他和現實存在聯絡。
比如美國有個學者就腦洞大開,認為《山海經》是記載美洲的一本書籍。
大家普遍都認為,哥倫布是最早發現新大陸的人,其實他只是個拾人牙慧的後來者而已,這是這個研究《山海經》學者得出的結論。
他認為華人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來過美洲,並且留下詳細的記錄,記錄包括山川,河流,物種等等,沒錯他認為記錄就是《山海經》。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帶著這本奇書它到美洲實地考察了幾個月,走遍幾個山系,最後得出結論,《山海經》就是記錄美洲地理的書!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它再一次證明了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美洲的文明也許是遠古時期咱們留下,然後又遷徙走了。
而且他還發現美洲有神秘的符號和中國的甲骨文相似,好吧,這下徹底的相信《山海經》是美洲的一本紀實書。
我們自己還不太清楚,但是《山海經》的魅力絕對讓人痴迷,能讓美國學者這麼認為肯定是因為這本書自身的神秘,這點充分說明它的價值不僅僅侷限在時間地域上。
-
4 # 錢品聚
早在1953年,就有美國學者亨莉埃特•墨茲博士,對《山海經》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研究,之後為了驗證經中的地理資訊,墨茲博士甚至透過旅行的方式,實地考察了中國境內的山川湖海。
經過數年堅持不懈的勘察,墨茲博士最終得出了兩個理論:
第一,她發現連線美國中部與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還有喀斯喀特山脈,以及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皆與《東山經》中所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還有收錄的動植物等完全吻合。
第二,證明了在大約4200年前的上古時期,大禹曾派人到美洲大陸,對當時的山川物產進行過一次實地考察。
而且墨茲博士本人非常相信這個結論,她堅定的認為,在帝禹時期,遠古的華人祖先,已經具備了遠途旅行的能力,在穿越環境險惡複雜的地域後,成功登臨美洲,見到了美洲大陸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祖先,並且將沿途所見的地理人文等資訊記錄在冊,經由數代人的努力,最終撰寫成《山海經》。
在墨茲博士所著的《幾近退色的記錄》一書中,她詳實闡述了研讀《東次一經》和實地考察地理後得出的結論,證實《山海經》中的“十二座山”,和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梅迪辛波峰等十二座山峰的走向完全吻合。
因此,她才篤定的認為,上古時期的中華先民,曾經翻越白雪皚皚的山峰與高原,穿過冰湖江河,繪製出了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詳實的地理圖,其巨大的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無可替代。
1993年7月,國家海洋出版社,為墨茲博士出版了《幾近退色的記錄》這本專著的中文版,而當時作為中國著名學者的賈蘭坡先生,還為該書中文版作序,算是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書中的某些觀點和論據。
當然,關於《山海經》全書,墨茲博士只是解讀和證實了部分內容,因為在她生活的那個年代,尚未有完整的《山海經》中文譯版,但其所展現出的求知慾和勇氣,確實值得我們讚揚與鼓勵。
-
5 # 有淵人
《山海經》華人看都是神話中的神話,天書中的天書。何況是外華人看?這個真不清楚。不過我想《山海經》決不是無稽之談,一定有其道理,只是目前尚無圓滿解讀。據本人理解,解讀《山海經》,山,海,經這三個字是關鍵,我認為“山海”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山與海。也就是不是平面上的山與海,而是空間層面上的山與海。
-
6 # 大樹7964
《山海經》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
至於外國學者怎麼看,我的確不知道。
《山海經》很難看懂,華人熟讀的也沒有多少人吧。我也沒來得及讀,不過以後有時間一定會去拜讀的,畢竟是我們的文化遺產,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回覆列表
很多外國學者對《山海經》這部奇書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結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其中一些觀點更是令人跌破眼鏡。下面簡要說一下就我所知的一些外國學者的觀點。
著名漢學家馬伯樂在《中國藝術》裡指出,《山海經》所描述的地理是基於古印度、古巴比倫的刺激而生成。學者衛聚賢同意此說,更具體到了《山海經》的作者乃是古印度的隨巢子。
李約瑟在《中國技術科學史》裡寫道,西方學者們認為《山海經》中那些超出認知的人類源自於希臘,但是隻限定於某些固定的場合這種說法才是對的。
法國學者維寧就更厲害了,他認為《山海經》中的《海外東經》、《大荒東經》描述的是科羅拉多大峽谷地!他的這本奇書叫《無名的哥倫布或慧深與阿富汗族之佛教團於五世紀發現美洲之證據》。
還有一些國外學者學者也同意他的觀點——《山海經》描述的是北美地理。他們認為《山海經》裡描述北美的地形、特產十分精當,比如會裝死的負鼠,內華達州的黑石…..
網上現在有一本吹捧得很厲害的美國學者亨利艾特.默茨的《幾近褪色的記錄》差不多也是這種觀點。
與之相比,日本學者的伊藤青司對《山海經》的研究就要穩重多了,在他看來,山海經的鬼神世界,其實是人類對超出聚居範圍的陌生的世界描述。
由於《山海經》同時兼具神秘性、複雜性、模糊性、簡約性、荒誕性、科學性,因此,對於《山海經》的解讀充滿了主觀隨意性。
所以很多解讀《山海經》的書,尤其是涉及地理極廣、甚至廣到外星世界的書,千萬不要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