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席勒藝術中心創始人

    沒有粗心的孩子,只有粗心的家長。只要給孩子建立一個好的機制,長大後他就是細心的人。作為一個16年教齡的教育工作者,我是這樣培養他的:

    1.講道理:學就全神貫注的學,玩就痛痛快快的玩。因為認真計算,全部作對了,才是最省時的,這樣才能留下更多的時間去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2.列式計算的時候,字跡清晰工整,這樣更不容易出錯。很多孩子計算的時候字跡潦草,看似很快,卻把6寫成0,7看成1這樣的事情很多。

    3.檢查的方法,檢查不用再列式算,我教孩子用嘴瞌(方言口算的意思),比如47+28,他寫個答案77,一眼看過去就不對,他問我為什麼,我說末位相加,尾數是個5,所以不用算後面,這個就錯了。

  • 2 # 五點教育

    我是一位初中化學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大寶現在正在讀一年級,平時檢查大寶作業的時候也發現類似的問題。總結原因有以下:

    一、求量不求質。

    平時覺得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給孩子限定時間,孩子也就加快了做作業的速度,所以出現頻頻出錯的現象。

    二、孩子的基礎不過關。

    孩子的計算基本都靠多練,但是如果基礎不過頭,也就出現了做多錯多的現象。從而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與信心下降。

    三、過程不規範。

    做計算的過程中,小小的細節也會影響到計算的結果。像符號書寫錯誤、數字抄錯位、計算單位不正確、數位不對應……

    四、做作業不專心。

    好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很多小朋友特別是男孩子,他們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影響作業的質量。

    結合以上原因,家長們要做好相應的對策。

    一、結合作業量,合理分配作業題目與時間。

    通常的辦法是先摸清孩子的能力,如果孩子一分鐘能做一題,那就多給半分鐘。孩子先做好題後進行自查,然後再是家長與學生一起檢查。答對的要給予鼓勵,答錯的要給予適量的懲罰(注意孩子的承受程度),從而引導孩子不單要注意作業數量還要注意作業的質量。

    二、適時抄查孩子的學習情況。小學三年級前的常查四則運算口訣,除了背還要默寫,四到六年級要經常抽查基本數學常識……

    三、一例多練。讓孩子做一本錯題集,結合孩子的弱點給孩子講解習題,再做相應的習題,並進行檢測,從而提高孩子做題技巧。

    四、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通常,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會在一旁玩手機、看電視、玩遊戲……這樣極不利於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與作業的質量;或者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或看到一些雜音……這個時候,家長是時候考慮給孩子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學習環境。

    孩子是家長的未來,任何家長都應把培養孩子作為自己最重要的事業!

    大家可有見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歡迎來到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