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收藏報

    不是奇怪吧?每個人個性不一樣,搞藝術的人獨處比較多,想的也會更多,思維發散廣,也許這些原因,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和行為。

  • 2 # 花藝小龍

    我說下我把,我是做花藝這塊的。

    其實什麼藝術都需要生存,經濟的維持。

    往往做了一些作品給別人看不欣賞不會欣賞。

    為了生計別人要求怎麼做就要怎麼做,完全沒有了藝術可言。

    被同行的看不起觀點不同和老闆的安排!扭曲了對花藝認識,沒有了放縱感沒有了奔放感覺從而讓我變得很奇怪性格也跟著在變。

    私下沒有同事沒有老闆沒有人說三道四的時候就想一個人獨自完成一個完美的作品來釋放自己。

    只有釋放出自己的力量區完美自己想要的作品感覺的時候心裡那個叫美。

    我是一名90後花藝師我向往自由創作花藝

  • 3 # 黑夜是白天的靈魂

    這是我即將發表的文章中的一部分

    其實,關於這些外在的形象只是一部分,藝術家和普通大眾的隔絕,往往是在更深層次的內在上的,而關於外表的外在上的東西,往往是內在氣質的反映。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也有很多: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反映,因此別說藝術家與大眾們相去甚遠,甚至說,沒有兩個藝術家在思想上也是完全一樣的。歸納藝術家的性格,往往會發現離不開下面的幾個詞語,大膽、瘋狂、固執、激動、敏感、細膩等等,他們為了自己的美學理想或者是想要堅持的東西能夠奮不顧身的投身於其中,這也讓人們覺得他們很瘋狂。對他們來說可能吃不飽飯沒關係,而創作不出作品則是令他們最難熬的,而這對普羅大眾來說則根本難以想象。

    下面我舉幾個例子,可能這些例子在你們的眼中是難以想象的:雨果為寫《巴黎聖母院》時避免無用的社交,將頭髮和鬍子剃去半邊,這樣就可以不必出門見客,而最終這部偉大作品也在預想中寫成;國內我最喜歡的畢飛宇老師,為寫一醫院素材的故事,身披白大褂潛入醫院一個月,在病人與醫生中掌握了最直接的體驗;很多人應該也都記得那部啟迪了眾多人的《月亮與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為繪畫放棄職業、放棄家庭、放棄傳統的觀念,獨自跑到太平洋中一小島上,最終創作了許多不朽名畫,而畫家高更,正是故事裡畫家的原型。這些例子,僅僅藝術家行為個性的一小部分。

    藝術家往往會厭棄世俗的口味、爭取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表達和顛覆,而這些是關於人類發展本質的東西,可能會讓普通人難以理解。一個藝術流派的產生,往往會顛覆先前的傳統觀念,藝術是和人類歷史一樣趨前發展的,因此藝術家的性格和行為往往會具有超前性,乃至不為大眾接受。

    對了,解釋一下為什麼有的藝術家喜歡留長髮、長鬍子什麼的:可能是一部分藝術家注重藝術中的世界比較深,對於外在的形象,則是能省就省的不去修飾;而另一部分藝術家出於審美的考量,往往會內在外在力求盡善盡美,比如那個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群體,他們如痴如醉的追求藝術的“美”,認為“美”才是藝術的本質,並且主張生活應該模仿藝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聯:桃李含苞殷殷笑,如何對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