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上海報業集團旗下財經媒體“介面”宣佈,去年底介面與藍鯨傳媒集團換股合併,新公司估值或超50億元。該訊息公佈後,引來傳媒圈一片驚呼。2012年由原新浪財經編委徐安安創業成立的藍鯨傳媒,為何能在傳統媒體的低潮期逆勢飛漲? 公開資料顯示,藍鯨傳媒主要的業務是財聯社金融資訊、鯨獵頭、藍鯨TMT網站、渾水自媒體門戶、正見傳播、蜂網系統及藍鯨記者工作平臺等。但熟悉其業務的人都知道,藍鯨的核心的業務是財聯社、藍鯨記者工作平臺與渾水自媒體門戶。 藍鯨對外重點宣傳的產品財聯社,其實推出時間並不長。財聯社APP於2015年3月推出,是一款專注於中國證券市場動態分析、報道的證券資訊服務平臺,此前財聯社對外稱日活躍使用者100萬,而第三方機構艾瑞資料顯示,2018年1月,財聯社的日獨立裝置數為30多萬。在網際網路江湖中,哪怕真有100萬日活躍使用者,也不折不扣屬於小玩家。僅憑這些資料,藍鯨為何能估值越來越高呢? 這就不得不說藍鯨隱藏的重要盈利點——主要利用藍鯨記者工作平臺與渾水自媒體門戶所做的公關業務。覆盤藍鯨的成長史,公關業務對其的重要性或許能窺見一斑:那就是藍鯨一直堅持的“媒體+公關”兩條腿走路的戰略。一方面做媒體產生影響力,一方面透過控制自媒體與主流媒體的輿論出口,為各類企業提供公關服務。
3
回覆列表
  • 1 # 天方燕談

    以IPO為例,券商、交易所和企業屬於該環節的三個基本要素,簡單而言就是企業負責發股,券商負責中間環節,交易所負責價格,這樣一來,總體流程就已經走完;若是有人能掌控三個環節中的其中兩個甚至三個,那這個人(企業)的虛擬估值就會高的可怕,當然,這是法律不允許的。類比公關,公關總體而言是透過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渠道環節,對企業進行正面的包裝,進而樹立企業在市場的地位和形象,當然,近期較為高頻的危機公關也屬於其工作範疇,利用各種渠道、資源、平臺效應對企業進行修飾或補缺。若是手中有一張內容的王牌,那真是如虎添翼。

    據稱,藍鯨與介面合併後的公司下一步動作應該是上市。自創立以來,介面就告訴內部員工,該公司的目標是要上市,而在國內上市,就用了盈利的要求。然而,介面新聞要想透過與藍鯨傳媒合並來加大沖擊IPO的可能性,難度可依然算是不小。

    自身兼具媒體屬性和公關屬性,虛擬價值拔高,市場看好其前景,資本青睞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跳出框框我們若是重新審視這個公關業務,一手媒體,一首公關的藍鯨模式似乎為我們帶來了一個不定命題——新時期內容創業者的新極點,到底是不是公關?或者說內容行業的良性業態是否會走向這個終點?

    當下的內容創業,說簡單也簡單,就是透過內容為自己附加價值屬性,讓自己成為價值的一部分,起點足夠低,資本更談不上,只需要你有一顆善於發現群眾痛點、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筆眼即可,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日積月累,實現粉絲的初步聚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配24-70鏡頭的尼康D850相機,還需要再配35定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