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肆說

    軍隊是一個政權立足的根本,對於以武力奪取政權的明、清兩代來說更是如此。

    明朝:

    朱元璋以武力奪取政權之後,深知軍隊的重要性,深知軍隊就代表了皇位,怎樣才能妥善安排龐大的軍隊呢?朱元璋吸取前朝的經驗教訓,改良實施了著名的“世兵制”(軍隊自給自足,分批守衛和耕種)。

    因此朱元璋號稱“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雖然朱元璋對世兵制充滿信心,明朝初期,華人劃入軍戶之後,規定免除許多平民需要負擔的差役,而且還有田可種,然而這一系類政策並沒有落到實處。根據《明代軍戶》記載,軍士們不僅沒有免除差役,而且差役更加繁重(養馬,採薪、採草、修渠、築堤等)。

    不僅如此,上層軍官還存在剋扣的現象,因此在明朝有大量難以生存的軍戶外逃。以廣西為例:軍隊的數量也從洪武年間的120000人,到1492年只剩18000人,僅為原來的15%,由此可見明朝軍役的苛刻。不僅將人世代鎖在軍隊,還出現軍士如賤民的現象,試問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有強大的戰鬥力,我相信這也是明軍逐漸衰落的原因。

    清朝:

    清朝時期的軍營制度就好多,清朝主要分為八旗軍隊和綠林軍。

    眾所周知,八旗軍其清朝的根本,他們好戰、嗜戰,以入伍參軍為本分,以戰死沙場為榮耀。八旗兵和綠營兵都實行薪給制,按年或月發一定的 銀餉和米糧。武器裝備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 炮、鳥槍、銃槍、抬槍及火箭(見中國古代火箭)、火 □、火罐、噴筒等火器,此外還有云梯、藤牌、鹿角等。 八旗兵的薪餉和武器裝備均優於綠營兵。

  • 2 # 春花秋實5872

    明、清初期,軍隊的建制基本相同。明朝是衛所制,兵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從徵(開國時固有的兵)、歸附(敵國投降的兵)和謫發(犯罪時的充軍)。明朝和清朝起初普通士兵的共同點都是世襲兵制,也就是說是世代為兵;不同點是明朝有軍田,軍隊是自給自足,而清朝則實行薪給制,按年或月發給一定的銀餉和米糧。

    到了嘉靖十六年,由於倭寇頻頻入侵沿海地區,原有的軍隊由於軍官對士兵的欺壓,士兵入不敷出大量外逃,戰鬥力下降,明王朝正式確立了募兵制,士兵的薪餉主要來源於國家財政,待遇要比衛所軍豐厚,一般為月銀9錢。這樣就提高了士兵的激情,穩定了軍心,提高了戰鬥力。如戚繼光招募的戚家軍。

    清朝同此一理。甲午海戰後,由於清八旗和綠營不堪一擊,軍隊腐敗戰鬥力急劇下降,於是從光緒二十一年(1895)軍隊開始改革,編練新軍。它不同於八旗、綠營的世兵制,也不同於勇營的募兵制,而是一種義務兵和募兵相結合的制度。新軍士兵服役期為三年,期滿退伍,月俸為紋銀四兩二錢,這在當時可養活一個五口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小孩子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