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籟音傳媒
-
2 # 噼裡啪啦嘞
透過選秀入宮的。
清朝咸豐二年,即公元1852年,皇太后為咸豐皇帝挑選秀女。經過層層遴選,17歲的那拉氏幸運地被選中了。於是,她走進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紫禁城。進宮後,那拉氏被選為貴人。宮中人稱“蘭貴人”。
三個月後,蘭貴人入住長春宮。這長春宮的正殿高懸著乾隆帝的御筆匾額,上書“敬修內則”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誡後宮妃嬪要嚴格遵照祖宗家法行事,謹慎地規範自己的一切言行。在有清一代,對後宮的妃嬪制定了嚴格的等級限制:自皇后以下的妃嬪共分七級,第一級是皇貴妃,第二級是貴妃,第三級是妃,第四級是嬪,第五級是貴人,第六級是常在,第七級是答應。以上統稱內廷主位。
當時,慈禧只被封為貴人,是第五級的嬪妃。可以說,她在後宮的嬪妃中,品級低下,身份卑微。慈禧對她這個地位,自然很不滿意。然而,僅僅過了兩年的時間,她就被晉封為懿嬪;再過了兩年,她被晉封為懿妃;又過了一年,她被晉封為懿貴妃。也就是說,只經過短短五年的時間.慈禧便由第五級的蘭貴人躍升為第二級的懿貴妃了。此時,年僅22歲的慈禧已經成為僅次於皇后的後宮女主人了。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