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月塘聽雨
-
2 # 小兵視界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的攝影技術與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變革,風靡一時的單反等比較傳統的攝影已被移動端的手機攝影取代,至少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手機而言,拍出這樣的照片也不再是難事,以這張圖為咧,手機暴光一般是你需要哪個畫面為主就點哪個地方,這樣就暴光準確也是同時對焦。如果你隨便手機的自動,這張照片在大面積的黑,就會讓你的照片暴光過,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肯定以最亮的部分來曝光,同時以蘋果手機為例,就可以對焦好後長按螢幕,就會暴光和對焦鎖定,也可以拉一下對焦框右邊的小太陽進行暴光補償,如果後期還不理想,可以選用手機的調圖APP進行簡單的後期處理。
-
3 # Leo1980街頭攝影
所謂“天空之境”,並不是很容易定義。
從照片上感覺,關鍵元素是:黑白、逆光、剪影、留白、光影、倒影
1、首先,從手機和相機的差別來說目前相機能拍出來的效果、場景,基本手機都可以拍出來了。
由於手機自帶鏡頭是廣角,那麼如果需要實現長焦的效果,目前也有各種型別的手機外接鏡頭可以選用了。
當然,畫質肯定差了很多,我也基本沒有實際使用過長焦外接鏡頭。
另外目前也有人開發了手機可以接單反的鏡頭,所以手機和相機可以拍攝的場景、透視關係,基本沒有什麼大的差別了。
畫素數量,二者也沒有太大差別了。
主要差別就是在畫質上。
其中最核心原因是手機成像CMOS感測器的尺寸太小。
所以如果不追求極致畫質,手機可以拍很多主題。
2、嘗試解讀“天空之境”首先可以嘗試拍攝倒影(上圖華為P10),倒影之後,視角變化,似乎是從水下向上仰視,魚在建築物上方遊動,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
嘗試對稱倒影(上圖華為P10),上一個例子是隻有倒影,這裡是自身和倒影放在一起,給人神秘感。拍攝時,手機放到地面位置,利用大理石地面光華如鏡面,然後對亮處測光,周圍壓暗。
嘗試光影(上圖華為P10),利用建築物有節奏有規律的陰影,再把照片翻轉。
把人放小,與環境高對比(上圖努比亞Z11),白色的浪花襯托出黑色的剪影。
利用建築反光,形成倒影(上圖努比亞Z11),利用映象。
利用水面倒影+慢門效果(上圖努比亞Z17s電子光圈模式),尋找一些簡單的場景。
不知道對“天空之境”理解的方向是否正確,供參考。
回覆列表
純用手機拍,有點難度,因為手機的測光靈敏度較高,所以我們在拍這類片子的時候首先反覆變換手機角度,當逆光主體能符合拍者的意圖,然後再進行拍攝。片子拍攝完成後要進行後期軟體的調整,該提亮的部分進一步提亮,壓暗的地方壓暗,對比度和飽和度也要進行調整,最後達到作者滿意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