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工匠
-
2 # 藍鷹15
出嫁的女人不能上的說法是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的,女人社會地位低下,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這是對婦女的歧視。現如今,男女平等了,女人社會地位提升,孝敬本姓父母的出嫁女兒超過兒子的表現,父母認可,並給予平等的遺產分配,出嫁的女人憑啥不能上墳祭奠?還有計劃生育只生一個,是女兒的,出嫁後,孝敬父母仍然是她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上墳祭奠也是必須的。所以,時代變了,老黃曆老規矩自然就要與時俱進了
-
3 # 資料完善度低
不讓你上不是更好麼?省下了時間去打麻將或那個地方瀟瀟灑灑去,何樂而不為,糾結啥呢?
不讓你上並不影響你對親人的感恩和思念,因為他們的基因遺傳給了你,你就是他們生命的“延展”和“繼承”者,上與不上有何關係呢。
上一輩見識不夠,你不應該延續其錯誤,丟掉那些陳腐丶黴臭的舊觀念,擁抱新的生活方式才是現代人應該所追求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
4 # 王茅石
在我們這一帶,上墳,專指正頭七月清明節,或過世父母生辰忌日,兒孫輩到墳前點燈(臘燭)、燒香、燒冥幣紙錢、掛清明吊的活動。從來沒聽說女人不能上墳。
-
5 # 秦寶海9
比嫁的女人為何不能上墳?不知道題主是哪裡的,怎麼會有這個風俗呢,我是河北秦皇島的,我們這裡沒有這麼一說,每到清明時節,墓地上墳的女人多的是。
尤其是如今這個社會,大男人都去外面打工了,總不能因為上墳燒紙而從千里之外趕回來吧。因此,有時候上墳的清一色的女人。
如果家裡沒有男孩兒的,都是女孩兒,難道就不給父母親上墳燒紙了嗎,我舅舅有一兒一女,可是,他兒子(我表弟)前些年因事故導致臥床不起,我舅舅去世的時候,還是大家把他抬到三輪電動車上扛的靈幡。
以後燒紙,總不能總把他抬上三輪車吧,所以,每次都是我表妹來上墳燒紙,回到家吃口點心喝口水就立馬返回(在我們這裡,出嫁的女人回家給父母親上墳燒紙是不能空口回去的,哪怕咬口孃家的饅頭喝口水也行)。
不過,我們這裡出嫁的女人,過年倒是沒有上墳燒紙的,即便是燒,也是提前來,我們這裡都是年三十的早上墳燒紙,放鞭炮,以示哀悼。
回覆列表
老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孃家父母老人無需女兒贍養照顧,孃家財產也得不到一分……
中國法律規定兒女有贍養照顧老人的義務,也有分得財產……
至於“出嫁女人上墳”表示這家是絕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