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話”在一些文學作品裡面經常會出現,但也分恰到好處的髒話和用得像“車禍現場”一樣的髒話。如何來運用並駕馭作品中的“髒話”,是一門藝術。
描寫廟堂題材的小說,一般會出現很多知名的公眾人物,比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等等,這些小說的人物基本素養都比較高,所以在他們口中的“髒話”也帶有一定的趣味性。
比如:呂布被稱呼為“三姓家奴”,劉備就被稱呼為“大耳賊”,諸葛亮罵王朗就用了“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等詞,這種要麼和人物性格有關,要麼和身體特徵有關,或者和人物生平經歷有關,雖然是一種侮辱人的稱呼,但聽起來有道理,還容易惹人發笑。
《三國演義》當中有通用的“髒話”,比如下面這一個情節:
這個“村野匹夫”就是通用性的髒話,諸葛亮也被稱呼過“荒野村夫”。其實都是為了塑造人物而已。
這些髒話因為出自公眾人物,並且都是接受過高素質教育的,自然不會像匹夫匹婦一樣罵街了。
小說當中有描寫上層社會的,同樣也有描寫市井題材的。其中包括直接寫底層百姓、奴僕等情節的,比如《紅樓夢》、《金瓶梅》、《啼笑因緣》等等,也有用市井人物性格來塑造人物的,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
這一部分內容除了刻畫人物之外,更多地是讓小說更具有市井氣,顯得就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畢竟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還是要多一些,《三國》等小說裡面的大人物們一般人是見不到的。
“髒話”不僅僅是人物口中所說的,描寫一些極容易引起人不適的事物,同樣也屬於髒話。這種描寫在現代小說當中極多。比如賈平凹就很喜歡寫“糞缸”,莫言喜歡刺激人的感官等等。
這種手法如果用得好,能讓作品活氣頓顯,但用不好就是大型翻車現場,賈平凹等人的作品就屬於後者。
而這些小說的出名並不是因為作品的質量,而是因為作者之前一個時代所積累的名氣,導致了現代讀者不敢去質疑這些所謂的“大師”。
所以,真正優秀的作品,“髒話”的運用是為了情節、人物刻畫等功用,但現在很多“有名”的作品,其“髒話”成分有為博眼球的嫌疑。
美與醜,是有標準的。美之所以美,正是因為其帶給人精神的愉悅,而“髒話”的運用不當正是“美”的對立面。
“髒話”在一些文學作品裡面經常會出現,但也分恰到好處的髒話和用得像“車禍現場”一樣的髒話。如何來運用並駕馭作品中的“髒話”,是一門藝術。
01描寫廟堂題材的小說,“髒話”一般比較“文雅”描寫廟堂題材的小說,一般會出現很多知名的公眾人物,比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東周列國志》等等,這些小說的人物基本素養都比較高,所以在他們口中的“髒話”也帶有一定的趣味性。
比如:呂布被稱呼為“三姓家奴”,劉備就被稱呼為“大耳賊”,諸葛亮罵王朗就用了“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等詞,這種要麼和人物性格有關,要麼和身體特徵有關,或者和人物生平經歷有關,雖然是一種侮辱人的稱呼,但聽起來有道理,還容易惹人發笑。
《三國演義》當中有通用的“髒話”,比如下面這一個情節:
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麼!”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這個“村野匹夫”就是通用性的髒話,諸葛亮也被稱呼過“荒野村夫”。其實都是為了塑造人物而已。
這些髒話因為出自公眾人物,並且都是接受過高素質教育的,自然不會像匹夫匹婦一樣罵街了。
02市俗題材的小說,“髒話”一般更接近口語小說當中有描寫上層社會的,同樣也有描寫市井題材的。其中包括直接寫底層百姓、奴僕等情節的,比如《紅樓夢》、《金瓶梅》、《啼笑因緣》等等,也有用市井人物性格來塑造人物的,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
這一部分內容除了刻畫人物之外,更多地是讓小說更具有市井氣,顯得就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畢竟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還是要多一些,《三國》等小說裡面的大人物們一般人是見不到的。
03翻車的“髒話”,讓小說顯得刻意和呆板“髒話”不僅僅是人物口中所說的,描寫一些極容易引起人不適的事物,同樣也屬於髒話。這種描寫在現代小說當中極多。比如賈平凹就很喜歡寫“糞缸”,莫言喜歡刺激人的感官等等。
這種手法如果用得好,能讓作品活氣頓顯,但用不好就是大型翻車現場,賈平凹等人的作品就屬於後者。
而這些小說的出名並不是因為作品的質量,而是因為作者之前一個時代所積累的名氣,導致了現代讀者不敢去質疑這些所謂的“大師”。
所以,真正優秀的作品,“髒話”的運用是為了情節、人物刻畫等功用,但現在很多“有名”的作品,其“髒話”成分有為博眼球的嫌疑。
美與醜,是有標準的。美之所以美,正是因為其帶給人精神的愉悅,而“髒話”的運用不當正是“美”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