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國學?“國學”(“漢學”或“中國學”),顧名思義,就是指中國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具體地說來,內涵相當廣泛,包含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建築學、中醫學、地理學、書畫音樂等諸多方面。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漢民族共同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 為何要引導孩子學習國學?學習國學有什麼好處?
從國學的定義看來,簡單地說,國學是我們文化的“根”。任何事物都有源頭,有它的過去,有它的歷史,割裂以往而只談現在,這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是違科學的做法。
從大的方面來說,國學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具體地針對祖國的未來——孩子們來說,我想主要看重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思想德行、如何做人,和我們當今國家的教育主張“立德樹人”相契合。
當今小學教育階段引入對經典的誦讀,不失為一種可行可取的好方法。比如《弟子規》,極富韻律美和節奏感,且內容通俗易懂。孩子們都很愛讀,在這種美的享受中逐漸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養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再者,就是父母可以把國學經典化為現代故事,堅持每天或每週給孩子講故事,如“孔融讓梨”、“頭懸樑錐刺骨”、“囊螢映雪”……
其三,引導孩子觀看 “兒童國學啟蒙”的電視節目,陪伴孩子參加有關國學教育的活動,比如華為應用市場與《寶貝聽聽》聯合舉辦的"智美國學之旅"線下活動。
其四,可以帶小孩適當地參加一些國學培訓班,讓孩子感受國學文化。這些培訓機構不僅老師講解得生動形象,而且有親子互動的環節,更甚者,在活動伊始,書院老師會帶領孩子著上漢服,整束衣冠,端身正意,修恭敬心,參拜聖像,極大地吸引、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國學的熱情和興趣,效果真的不錯。
其六,學習和實踐要緊緊結合。做父母的一定要真正用心,將孩子透過各種渠道學習到的國學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言傳身教,活學活用。這才是更實用、更有效的手段。當你帶著你的孩子到超市買衣服時,孩子拽著你的衣袖說出“衣貴潔,不貴華”時,我們就會異常欣慰地明白——流淌在孩子血脈裡的國學不經意間就會在某一個瞬間豁然洞開。
新華社杭州6月3日電(記者唐弢)在杭州,一位叫秦一的母親,將詩詞配上輕巧靈動的手勢,編創“國學手勢舞”,讓孩子更加喜愛詩歌。她說,要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讓更多孩子從小愛上優秀傳統文化。——但願這樣的中國母親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真正是國學之莫大幸事。
什麼是國學?“國學”(“漢學”或“中國學”),顧名思義,就是指中國傳統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具體地說來,內涵相當廣泛,包含中國古代的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建築學、中醫學、地理學、書畫音樂等諸多方面。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漢民族共同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 為何要引導孩子學習國學?學習國學有什麼好處?
從國學的定義看來,簡單地說,國學是我們文化的“根”。任何事物都有源頭,有它的過去,有它的歷史,割裂以往而只談現在,這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是違科學的做法。
從大的方面來說,國學教育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途徑。
具體地針對祖國的未來——孩子們來說,我想主要看重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思想德行、如何做人,和我們當今國家的教育主張“立德樹人”相契合。
然而,國學博大精深,且相當枯燥,如何引導孩子愛上國學恐怕還不是一件易事。當今小學教育階段引入對經典的誦讀,不失為一種可行可取的好方法。比如《弟子規》,極富韻律美和節奏感,且內容通俗易懂。孩子們都很愛讀,在這種美的享受中逐漸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養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再者,就是父母可以把國學經典化為現代故事,堅持每天或每週給孩子講故事,如“孔融讓梨”、“頭懸樑錐刺骨”、“囊螢映雪”……
其三,引導孩子觀看 “兒童國學啟蒙”的電視節目,陪伴孩子參加有關國學教育的活動,比如華為應用市場與《寶貝聽聽》聯合舉辦的"智美國學之旅"線下活動。
其四,可以帶小孩適當地參加一些國學培訓班,讓孩子感受國學文化。這些培訓機構不僅老師講解得生動形象,而且有親子互動的環節,更甚者,在活動伊始,書院老師會帶領孩子著上漢服,整束衣冠,端身正意,修恭敬心,參拜聖像,極大地吸引、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國學的熱情和興趣,效果真的不錯。
其六,學習和實踐要緊緊結合。做父母的一定要真正用心,將孩子透過各種渠道學習到的國學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言傳身教,活學活用。這才是更實用、更有效的手段。當你帶著你的孩子到超市買衣服時,孩子拽著你的衣袖說出“衣貴潔,不貴華”時,我們就會異常欣慰地明白——流淌在孩子血脈裡的國學不經意間就會在某一個瞬間豁然洞開。
新華社杭州6月3日電(記者唐弢)在杭州,一位叫秦一的母親,將詩詞配上輕巧靈動的手勢,編創“國學手勢舞”,讓孩子更加喜愛詩歌。她說,要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心靈,讓更多孩子從小愛上優秀傳統文化。——但願這樣的中國母親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真正是國學之莫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