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陝農關注
-
2 # 萬眾管家
國內文旅業有個“八二定律”:80%的專案虧損,20%的專案不虧損,這其中有10%不到的專案能實現盈利。這幾年,隨著國家鼓勵旅遊業發展,一大批文旅專案如雨後春筍般四處開花,很多“大手筆”淪為“大筆債”是不爭的事實。
任何一個專案投資,把控投資風險都是必要的關鍵環節,投入產出分析、盈虧平衡點測算、控制建設週期及財務成本等都是重要方法,但文旅專案有其特殊性。要遵循其特點、遵從其規律,從以下方面把控好投資風險:
第一,要先策劃後規劃。也就是“內容為王”。策劃產生創意,創意生成內容。沒有好的策劃,就沒有專案獨特的個性和靈魂,註定了專案缺少血和肉。好的策劃需要對專案背景、地理、人文、目標客群、實施內容、業態、表達方式等進行系統研究,其中文化因素和含量是十分重要的考量,是避免專案同質化的重要前提,是專案的生命。但在專案落地實施中,往往是“規劃”代替了“策劃”,將專案外包給某個設計公司,給出包裝很好的規劃方案,一方面這種“規劃”容易形成專案同質化,另一方面“規劃”與實施分離,又不對結果負責。
第二,要先運營後設計。技術有標準,產品不一定有標準,旅遊產品更是如此。什麼方式好玩,遊客需要什麼好玩的東西,這就是導向、需求。所以文旅專案的設計必須服從運營要求,運營需要什麼、怎麼方便遊客、怎麼實現好玩目標是第一位的。這不同於一般的專案設計,不是交給牛逼的設計公司就行,而是應有牛逼的運營團隊主導參與設計。否則要麼難落地,要麼邊建邊改甚至建了推倒重來,要麼建成後再調整。
第三,要解決決策權和專案實現方式。大的旅遊專案往往是一個地方的門面或地標,專案的定位、形象、主打內容往往是地方長官意志的產物。特別是一些帶地產的文旅專案,因為地方政府給了政策優惠,往往專案要由他們說了算,規委會、市長會,層層決策種種因素參與進去,使“專案”改了又改,到底是滿足行政需求還是遊客需求,在不斷權衡博奕中搖擺落地。另一方面,很多專案在實施中更多使用了“開發”概念,建築、構造體量巨大,形成人適痕跡重、注重高精尖大裝置多、投資量大,而“文旅”特點的一些輕型化、便利化及就地取材式、廢舊利用式、創舊成新式方法運用甚少,也導致投資量大難回報、進而陷入“大負債”的尷尬局面,最終導致專案的失敗。
回覆列表
第一,任何投資都要做好市場調研和規劃,要讓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調研規劃要做到科學、理性、全面,尤其要把控好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
第二,重大投資更需要量力而行,舉債要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經濟執行規律,與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相適應,舉債規模與收益相匹配。
第三,文旅專案本來就投資大,資本回收週期長,要求投資方的經濟承受能力更強。
第四,文化旅遊不能千篇一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長遠考慮,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