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35216153839冷暖自知

    這是以偏概全,譁眾取寵的悖論。

    首先是無視普遍的社會現象,從中央、省、市、縣、鄉、村黨政系統而言,高學歷領導低學歷是普遍的,佔絕大多數,因為各級幹部選任提拔機制從源頭就決定了低學歷只能接受高學歷領導。

    就醫院、學校、科研院所的技術職稱晉升,從初級、中級、高階甚至院士都有明確的、硬性的、一票否決的、由低到高的學歷要求,低學歷註定只能接受高學歷領導。軍隊、政法、國有企業等系統莫不如此。

    當然在個別甚至部分企業,特別是私企確實存著高中、初中學歷的老闆領導本科、研究生、甚博士的副總、中幹、技術員,但這僅僅只是整個社會很小眾很小眾的。

    所以這悖論是以偏概全,譁眾取寵,危言聳聽。

  • 2 # 語文老師李探花

    在我教過的學生中,還真的發生過好學生給差生打工的事情。

    其實,學校評價一個學生優劣主要是分數,這與社會評價一個人優劣的標準是不同的。社會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只關注他對社會的貢獻,即創造的社會財富。

    學校裡評價一個人相對來說,就單純了許多,只看分數。而一個學生只要資質中等,又能夠勤奮刻苦,那麼就足以得到一個很高的分數,幫助他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但這並不能決定他到了大學、社會就能夠發展得很好。

    而許多所謂學校評定的差生,之所以是差生,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說,基礎薄弱,家庭不睦,貪玩搗亂,或者不喜歡某一門課程而拖累了考試總分落榜,或者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恨屋及烏”影響了上進……

    總之決定一個學生分數的因素很多,既有客觀的又有主觀的,但是分數只是學校評價學生的標尺,不是社會評價人的標準,所以說,得了文憑的的並非好學生,沒有考取大學的也並非差生。就像唐僧騎白馬,但是騎白馬的並非一定是唐僧。

    我是一名老師,接觸過許多所謂“差生”,說句實在話,比起那些所謂成績好的優生我更喜歡這些成績較差的學生。

    他們熱情周到,常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尊重老師,團結同學,百折不撓,成績雖差,但是從來不氣餒,在他們身上倒是存在著許多成功的因素,這樣的人到社會上得到機會,便很容易就能混得風生水起。

    再看那些所謂優生,教師崇著,家長愛著,同學讓著,日積月累,養成了他們固執己見、自私狹隘、狂妄自大的陋習,而這些都將成為一個人成功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他們到了社會上沒有人脈,沒有資源,無人賞識,只能空發懷才不遇的悲慨,淪為所謂差生的打工仔。

    當然,這種情況也只是個別情況,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許多優生,他們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再輔之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們同樣有著超人一等社會適應能力,他們很容易調整、改變自己,也就是金子放到哪裡都會發光的。

    因此說優生給差生打工,這只是一種悖論,偷換了概念,學校裡的優生並非社會的優生,學校的差生也可能是社會的優生。這就要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個人,不能刻舟求劍,生硬僵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代優秀的唐詩、宋詞作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