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空通訊
-
2 # 一生風漂流
其實有很多星星都比太陽大,只能說太陽在太陽系中是最大的恆星,它是地球體積的109倍,在宇宙中我們已知和未知的許多恆星都比太陽還大。在宇宙中巨星是恆星中個頭最大的,它的體積比太陽大幾十倍或幾百倍,還有一些超巨星就更大了,在已知的巨星當中有一顆叫柱一的雙星,它的伴星的體積就是太的150多倍。所以太陽和它比起來只能算小恆星了,如果要比較,太陽只能說在一定的範圍內比較大而已。
天上的星星有無數顆,人類裸眼就可以看到6000多顆,即便這些星星也有大有小,大的比太陽大很多倍,小的比太陽小很多很多,甚至不是一個數量級。
首先我們要弄清,天上的星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發光發熱的恆星,一種是自己不發光發熱的行星,這兩種星星性質完全不同,大小也不是一個數量級。
恆星形成於宇宙中的星雲,在不斷的收縮中,中心的壓力和溫度越來越高,點燃了核心區的氫核聚變,這樣一顆恆星就誕生了。
恆星誕生時會把星雲物質的絕大部份吸收到自己身上,剩下的一點邊角餘料殘渣餘孽就形成了行星。太陽質量有1.9891x10^30千克,佔據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太陽系8大行星、十幾顆矮行星、200餘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星際物質和塵埃只佔據太陽系總量的0.14%,地球質量只有太陽的0.0003%,由此可見恆星與行星完全不是在一個檔次上算帳。
我們看到的天上6000餘顆星星,除了太陽和月亮,除了太陽系5顆行星,即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水星,其餘的都是恆星。
我們看到的而這些恆星大部分都比太陽大,否則就看不見,因為恆星與我們的距離太遠了,最近的都有4.22光年。但實際上恆星中更多的是比太陽小的紅矮星,就是在0.8個太陽質量以下的恆星,這種恆星在宇宙中佔有85%以上,太陽類的黃矮星或比太陽大幾倍的中質量恆星(0.9~8倍太陽質量之間),只佔10%左右,比太陽質量大8倍以上的恆星大概只有不到5%。
宇宙中最小質量的恆星只有太陽質量的8%左右,小於這個質量的天體,核心溫度和壓力就無法點燃氫核聚變。
目前發現宇宙中最大質量的恆星,是距離我們16萬光年的r136a1,質量約太陽的300倍;目前發現最大體積的恆星,是距離我們5100光年的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多倍,體積為太陽的近50億倍。
我們太陽是銀河系一顆普通的黃矮星,銀河系有恆心約4000億顆,宇宙中有星系數萬億個。宇宙中的恆星有多少,行星有多少,無法計數。我想現在這個問題應該很清楚了,宇宙中看到的星星,到底是太陽更大還是星星更大,每個人自己去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