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握繩的人

    李開元的《秦崩》和《楚亡》。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我是歷史的行者”

    作者李開元這樣說自己,酷愛旅遊,手持地圖,揹負行囊,行走在大漠荒野中尋找故跡遺蹤就是他的夢想。可以說這部書是作者“走出來”的,其非常重視地理空間,除了大量的古籍文獻或文物做參考,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親臨實地的考察。

    因此,這部書也合理的推測出了一些未解的歷史謎團。

    比如解讀韓信著名的“明出子午,暗度陳倉。”由漢中反攻關中之戰,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的成功戰例。四百年後,偉大的諸葛亮5次由漢北伐,走的是同一條線路,卻無一不以失敗告終!這難道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不如韓信嗎?還是韓信此次的領軍是軍事史上的奇蹟?

    作者多次前往關中考察,見到了實地的地形後結合史料,斷定了在公元前186年因為五都大地震,古漢水水系因此交通決斷。韓信領軍是發生在地震年代之前,諸葛亮在之後。韓信利用了暢通的古漢水水系,可謂天助!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卻是如逆水行舟的地利。真相大白!

    “文學比史學更真實”

    這個概念出現在《楚亡》的序言中,當我看到時就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史學應該是更真實的,文學反而有虛構的部分,這個說法有點理解不了。

    作者引用到亞里士多德的一個說法:“詩比歷史更真實,他所說的詩,就是文學。因為歷史所記述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文學所描述的,是可能發生的事情,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更本質、更富有哲學意義,也就更真實。”

    可能是我悟性低,看完仍是一頭霧水,特別是一扯到哲學總感覺有故作高深的嫌疑。直到我慢慢看到書中關於虞姬墓位置的猜測和之後項羽東城快戰後的自刎,有這麼一段,我感覺堪稱點睛之筆:

    “兩處虞姬墓,都出於傳說。傳說的內容大都不可靠,但能流傳開往往出於世人的真情。有傳說虞姬在垓下自殺,悲痛的項羽帶走了她的頭。我願意相信虞姬被項羽埋葬在垓下,那就是靈璧的虞姬墓。我更願意相信項羽帶走的是虞姬的青絲秀髮,一直珍藏到東城。東城快戰前,秀髮由項羽懷中撒出,青絲化作白花,化作白鳥,化作白雲,引來一場白雪······這場神奇的天變異動,成為項羽認定天命的契機,他決心與虞姬同去,永不分離······”

    讀完我隱隱約約有所感悟。

    作者在書中常常感嘆到《史記》作者司馬遷敘事良美感人,可謂浪漫至極。因為文言文往往都是言簡意賅,很多歷史事件上都是語焉不詳,關鍵之處總是掛一漏萬。《史記》的寫成很多地方也是太史公從別人口述而得來的,所以這必然也導致太史公自己有推測的個人情感在其中,史學當中也難免夾雜文學在其中(可能也是文史不分家的一面吧)。而到底誰更接近真實呢?在這我向大家推薦這部書,請大家一探究竟。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用殘存的史料,復活消失的往事。在終極意義上講,一切歷史都是推想。”

  • 2 # 春榮2091

    既然有了"家″的頭銜必然有"家″的價值,作為學習不應厚此薄彼,都值得學習,之於認同則是另一回事。所謂博覽群書就是不刻意選擇,博採眾長是積累知識的最好的方法。敝人不在意這類話題。

  • 3 # 義信齋漢畫像藝術

    石國鵬

    司馬光,李世民曾雲,以史為鑑可知興衰

    只有石國鵬講史時聯絡當代實際,透過讀史對現實政策的得失與發展方向,有了更明確的鑑別的助力。

  • 4 # 三易財長

    史學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研究古典,雖然都是拗口的文言文,讓人難以理解,但是每個字研究起來它都有不同的意思,讓人研究的非常有樂趣。相比現代的白話文來說,我覺得古文更加擁有想象力,不同人讀可能解讀出來的意思也不一樣。

    而現代的白話文史學,大多數史學家參雜個人的觀點太多,不太能夠保持中立的去解說史學。

    要說現在我覺得史學講的比較好的,也就王立群講的不錯,他基本上都會保持正反兩種意見,供讀者去自我研究感悟。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滿意,後續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詢問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蔬菜水果為什麼那麼貴,都快吃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