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英語教學改革派

    虛擬現實(VR技術)本質是讓人的大腦更深刻地感受某個場景或物質,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深切感受。

    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於教育,把一些抽象、枯澀難懂的知識點形象生動呈現出來,並透過虛擬裝置讓學生進行切身體驗,有助於孩子理解,避免對知識的死記硬背。

    舉個例子,高一生物關鍵詞是細胞,包括與細胞有關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教材語言較為乾澀,加之對於學生來說雖然有少量插圖,仍然會讓人柯然亦夢的感覺,如果虛擬現實,把這部分知識變成另外一種語言,用場景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題目可以命名為《細胞裡面去旅行》(有點俗,見笑哈)讓親愛的同學們到細胞裡面去遇見蛋白質、遇見核糖核酸,像孩子們小時候看唐僧西天取經一樣,這樣的教學該是多麼功德無量的一件事呀!學習目的除了讓孩子形成思維方式之外,不就是透過學習更深刻地感受這個多維世界嗎?

    要是這樣的話學生還用一學期學一冊書嗎?另外還有助於孩子們鑽研探索,這種學習該是多麼神奇的旅行呀!

    自己曾經和女兒看過一部關於地球的紀錄片,叫《地球成長史》,這真是一部不朽的片子,它的意義在於導演透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地球產生的過程、生物產生過程,那種震撼給孩子留下了多麼深刻地印象,加上旁白解說,孩子真切地感受了生物產生過程,恐龍滅亡過程,雖然不叫什麼VR技術,但在學生受教育的漫長過程中,但凡有些許這樣的學習形態,孩子們會唏噓不已的,他們會對知識產生濃厚興趣!

    也許有的人會說,這種東西不利於孩子想象能力的培養,那我請問,孩子昏昏欲睡,對教材語言不感冒有助於孩子想象力培養嗎?想象不是幻想,有的知識孩子根本沒見過,也沒有現實作為對比,也沒有熟悉的場景作為參照,給他們輔助嗎?VR技術不就是輔助手段之一嗎?

    VR技術在教育上大有可為,盼望不遠將來更多孩子對知識產生熱切期盼,因為VR!

  • 2 # 村絡思想茶

    當下教育的痛點在哪裡?似乎跑偏了方向,把學生當成了機器,成了知識的儲存器。

    在這個跑偏的方向裡,虛擬現實確實能在術的層面,以器制器,解決很多積累知識的問題。

    然而,教育的目的應該在於,使人真正地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機器。

    要使人真正地成為人,就在於傳道。過去的聖賢教育在於帶領學生談天論道,並培養從小立志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服務。虛擬現實能擔當此任嗎?很顯然做不到。

    要使人真正地成為人,授業解惑,必不可少。授業解惑不是知識的解答,是人在一生的成長中,如何理身、理家、理業、理國、理天下的問題。虛擬現實能擔當此任嗎?很顯然做不到。

    虛擬現實只能在傳播知識中解決一些問題,而這是術的層面。

    道的層面,需要國家引起重視。 教育要讓人成為人,具備天性,而不是成為機器,具備奴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有高中學歷寶媽,可以考什麼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