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遇見開始2019

    1、攀比心理源自對“物”的認同

    一旦擁有了某種產品,心理上就與該產品代表的風格、階層產生了一種神奇的聯結。

    彷彿只要擁有了某種產品,你會變得跟擁有此物的一類人相同,或者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更像他們。

    2、你要的不是“物”而是標籤

    攀比心理表面上追求的是“物”,實際上卻是一種身份認同的強化,或者稱之為“標籤”。

    廣告商對此都非常瞭解,他們知道如何讓人們自掏腰包去購買他們並不需要的產品。

    他們會透過形式多樣的廣告去說服人們:擁有這些東西會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或者擁有這個東西你就會出類拔萃,更能成為你自己。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典型的營銷界製造出的騙局。

    現在很多教育界的專家都清楚的知道,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的眼界和格局。並不是早教做的越早,輔導班參加的越多的孩子就一定越優秀。

    而對名牌的嚮往和追求,也是透過名牌的標籤,買一個集體意識的身份認同。

    它們非常名貴,所以非常獨特。如果每個人都買得起的話,就失去了它的心理價值,剩下來的就是它的物質價值,大概還不如你支付價錢的零頭而已。

    3、攀比心理是虛榮心帶來的假需求

    所以,攀比心理就是虛榮心,是“總是需要更多的貪婪小我”製造的假象,與個體的身份和真實的需求無關。

    在《新世界——靈性的覺醒》這本書中,埃克哈特·托兒告訴讀者,透過需要更多的東西來獲得認同,是個有癮頭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的需要。

    埃克哈特·托兒介紹說,“暴食症患者,餓的是他的心智而不是身體。這種飲食失調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只要他們能夠不去認同心智,而是去跟身體有所聯結,同時感受到身體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心智的假需求。”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思考,我們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否只有透過與“外物的聯結”才能證明自己。

    簡單地說,要清楚的認識到,是不是隻有我們擁有了什麼,我們才是什麼。還是我們就是我們自己,無關乎外界的評價和擁有的地位、權利和金錢。

    4、我們是誰無關乎我們擁有了什麼

    我們是誰與我們擁有了什麼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度。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突然“一無所有”之後(失去健康、親人、財富、名譽、地位,或者在災難來臨和戰爭中同時失去了上述所有東西,這種狀態也被稱之為極限狀態),原先他們感受到的痛苦和恐懼竟然全部消失,隨之出現的是神聖的臨在感,一種深沉的平靜與安寧。

    所以,“所謂的攀比無非是心智的幻相(假需求)而已”。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真實的需求,然後才能獲得內心真實的喜悅和自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蛋白攝入過多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