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名字長一點看著氣派
-
2 # 玉蘭風物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
3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冬至吃餃子,據說源於醫聖張仲景嬌耳治病的典故。
東漢末年,張仲景告老還鄉。經過家鄉時,看見很多飢寒交迫的窮人,耳朵都凍爛了,民間稱爛耳病。
張仲景看在眼裡記在心頭,叫弟子在南陽東關一帶搭醫棚、架大鍋,在冬至這天向患者和窮人舍藥治病。
這個藥名,叫“祛寒嬌耳湯”,也就是將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入鍋煎熬,然後再撈出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再下鍋煮熟分發給路人吃。患者吃上嬌耳,喝上湯,數日爛耳病就好了。
張仲景的“餃子”一直分發吃到大年三十。後來,人們在冬至和大年初一這天吃“餃子”,以紀念張仲景。
座標常州,我們冬至不吃餃子,過年也不吃餃子。我們是冬至隔夜吃胡蔥篤豆腐。這是常武地區特有的風俗。同屬蘇南吳語區的無錫蘇州沒有這個風俗,舊時常州府下轄的宜興江陰靖江也沒有,即便是現在常州市下轄的金壇溧陽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