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苗疆之子

    臘肉作為一道大眾喜愛的美食確實製作講究,首先對時間的挑剔,臘月大寒小雪節氣時分製作,選用考究的木料熏製如柑子樹,油茶樹,柏樹鋸末,茶殼,等,不是所有的木材都適合熏製的,然後材料上必須是農村家養的土豬,或者飼養週期大於10個月的豬,不需要新增食品新增劑的,切好條狀後抹上食鹽,醃製7天左右,上火坑上煙燻25天以上,等時間氣候慢慢的讓臘肉成型,做好的臘肉顏色金黃色帶點黑色煙末,口感醇鮮溢香,十分下飯,和乾菜一起加高湯煮制真的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了,但現在一線大城市已經很難吃到正宗的健康的臘肉了,在這裡告訴讀者,千萬不要採購低價臘肉,其使用了很多對身體有害的新增劑和問題豬肉,臘肉製作成本不低,所以合格的臘肉其售價也就相對要高點,整體售價在35---到48之間,低於此價格的建議三思。湘西臘肉作為湖南省的臘肉王牌,推薦愛吃的吃貨們嚐嚐,

  • 2 # 美食餘掌門

    其實臘肉的製作方法和分佈地域也挺廣的,像雲貴川、湖南、廣東一帶都有製作臘肉的習慣。其中又以四川和廣東的臘肉比較出名,但是四川臘肉的名氣稍微要大點。臘肉主要經過醃製和風乾或者煙燻而成,其口感因為製作方法的不同而各有特點。

    那麼我老家呢在川北的米倉山,那裡的就是煙燻臘肉。這種臘肉是每年冬季殺年豬的時候開始做,是經過醃製再煙燻才能成為臘肉。

    這種製作方法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的,由於以前物質匱乏和沒有保鮮技術。每年殺的年豬短時間吃不完,就想辦法延長儲存的時間。最後發現這種臘肉比鮮肉食用起來別有風味,又達到久藏的效果。

    家裡自己餵養的年豬都是不喂飼料,都是一些糧食和野豬草來餵養。這種豬肉吃起來有很好的口感,製作的臘肉也比較想。不過我記得小時候老家都是普遍餵養的土黑豬,這種豬喜歡在外放養,豬肉香味濃。但由於生長慢出肉率低,所以慢慢背淘汰換成現在兩種長白豬。

    說是殺年豬,其實十月下旬就陸續開始了。製作臘肉也是同步展開,是我最喜歡看見的熱鬧場景。殺豬一般都是在早上開始,將宰殺制淨的豬肉割成大小均勻的塊兒。吃過午飯後我爸媽會將豬肉全部塗抹上食鹽,然後放入大的木桶裡面。經過半個多月的醃製,豬肉被食鹽醃透水份也基本被排除。

    將醃好的住肉整齊掛在火塘上的架子上面,先用柏樹枝燻一次。最後就是慢慢的煙燻了,因為家裡的生活離不開火塘。所以火塘裡隨時都會生火,經過二十多天左右豬肉的水份基本幹了。

    但是要到達臘肉正真的效果要一直燻到次年的五六月份,那時的肉完全被燻透。好的臘肉是肥肉煮熟後晶瑩剔透,瘦肉紅亮幹香不拆。當然我也見過做三四年的臘肉,被厚厚的一層煙塵包裹著。但是食用起來有點膩喉,我奶奶說這種臘肉是藥。

    好吃的臘肉需要把時間和鹹味把握好,不然不好吃不說,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在我們滿足味蕾的同時,也不要忽略我們的身體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家裡的哪個位置栽海棠樹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