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酒知識摘要分享

    作為一個有牛奶從業經歷的我來談下自己的一些淺見:

    我的觀點就是“人、人、人”只能說蒙牛現在的管理人員大機率性的沒有上進心了。

    牛奶屬於典型的快消品行業,而這個行業就是要不斷的推出新產品,引領消費者,用產品在消費者眼前保持存在,回想5年前甚至更早,蒙牛的特侖蘇引領了高階市場的發展,真果粒等開創了了牛奶與水果的產品結合先鋒,未來星也是兒童奶市場排頭兵,當時看蒙牛的產品上市動作很讓人羨慕。

    而現在看看蒙牛哪一款產品是起引領作用的?常溫酸奶是光明挑起來的,褐色酸奶是三元的炭燒引領的,雖然蒙牛伊利這樣的巨頭跟進速度快鋪貨能力強會搶佔市場,但是感覺與其身份地位及不匹配。

    我覺得蒙牛歸到中糧後,蒙牛缺少了牛根生時代的那種狼性,變得循規蹈矩,缺少了魂。

  • 2 # 聽財網

    前些天,蒙牛乳業公佈了2018年全年業績。財報顯示,2018年蒙牛乳業實現收入689.7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66%;毛利257.84億元,同比增長21.72%;EBITDA達53.74億元,同比上升29.6%;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30.43億元,同比增長48.60%。

    具體來看,蒙牛常溫產品銷量顯著提升,整體銷售增長可觀,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低溫產品的市場份額連續第13年保持第一,核心產品表現穩健,創新產品表現亮眼;冰淇淋業務實現高單位數增長。奶粉業務在扭虧為盈的基礎上,銷售乘勢而上,持續大幅增長。

    從蒙牛釋出的財報來看,2018年蒙牛營銷成績整體向好,但與競爭對手伊利相比業績相差了近百億。據早前伊利釋出的財報顯示,伊利2018年全年營收789.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9%,實現淨利潤64.39億元。在淨利潤方面,蒙牛已被伊利遠遠拉開,已不到後者的一半。

    事實上,近三年來兩者之間的差距早已經越拉越大了。資料顯示,2016-2018年,蒙牛分別實現營收537.79億元、601.56億元以及689.77億元,伊利分別實現營收606.09億元、680.58億元以及789.7億元。近三年,蒙牛營收距離伊利營收從2016年的67.3億元升至2018年的99.99億元。

    財報顯示,蒙牛的液態奶收入593.886億元,同比增長12.0%;冰淇淋收入27.234億元,同比增長8.4%;奶粉業務則實現收入60.174億元,同比增長48.9%。目前來看,液態奶一直是蒙牛營收的主要品類。

    作為國內的乳業巨頭,蒙牛、伊利的主營業務結構相似,但側重不同。蒙牛深耕液態奶個別單品,其收入相比伊利更加集中,主要依賴於特侖蘇、純甄等單品的業績。伊利則顯得多元化,除原有產品外,還推出“金典”、“安慕希”、“暢意100%”、“暢輕”等高階產品。2018年,伊利純牛奶銷量突破100億,安慕希銷量突破140億元,金典銷量也突破100億元。

    新品研發能力及投入不足被業內視為或是伊利與蒙牛逐步拉開差距的重要原因。資料顯示,2018年,伊利、蒙牛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1億元、1.59億元,蒙牛方面在研發方面投入的費用不足伊利的一半。業內人士分析,在整個中國乳業市場進入了高度同質化的背景下,在研發端投入大的企業可以儘早地用新品獲取市場紅利,拉動公司業績增長。

    隨著與伊利營收差距的增大,蒙牛2020年的“雙千億”目標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據資料分析,蒙牛實現目標需要以年均銷售額新增155.15億元的幅度高速發展,2018年及2019年增幅分別需要達到22.48%、18.36%。就目前來看,蒙牛2018年成績並未達到增長預期,加之身陷“傳銷風波”,能否在2020年實現“雙千億”目標還有待市場檢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蕃乾鍋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