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逸的夢想
-
2 # 萬丈桃花浪397
臘八兒,我們老家就是一家人早上在一起喝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既美味可口,又預示著來年五穀豐登。
祭祖、上墳、培土,我們那兒都是在清明節進行的。當然也有大年初一黎明上墳,先給亡人瞌頭,回來再給活著的人拜年,先走者為大嘛。
-
3 # 素微192
如是臘月
回首戊戍四時成,閬苑梅開瑞氣升。年歲交替品臘味,一縷鄉愁朔雪中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到了戊戌年之歲末,每年的歲首和歲尾,總是特別的繁忙和熱鬧。十二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後三戌祭百神”之說,即每逢冬至後的第三個紀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漢族民間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
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
早在周代時,不論官宦之家還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舉行一次“歲終之祭”,規模之盛大隆重為一年中之最,這次祭祀活動的名稱就稱作“臘”,有多種古籍為證:《玉燭寶典》:“臘,一歲之大祭。”《獨斷》:“臘者,歲終大祭。”《荊楚歲時記》:“孔子所以預於臘賓,一歲之中盛於此節。 ”
因為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要來了。
“柳絮三冬先北地,梅花一夜遍南枝。”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東城別故人,臘月遲芳辰。
不惜孤舟去,其如兩地春。”
臘月來臨,預示著天愈寒,情愈濃,辭舊迎新,歸鄉心切。臘月寄託了祭祀的情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展望。臘月是數九寒天,臘月是爐火童年,臘月是芳華競相,臘月是故土情牽,臘月是詩酒年華⋯唯臘月不可辜負,美若星辰。及至故土的溫度與思鄉的情懷,才能捂熱這歲末的嚴寒。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節氣之變,四時之風,大江南北雖然氣象不同,花事不同,但對臘月的鐘情與對來年的嚮往並無二致,鄉愁與親情、懷舊與詩意,永遠都是臘月的主題,淵遠流長、經久不衰
回覆列表
我們這邊沒有臘八給祖墳培土加土的習俗。我們這到臘八家都會早起熬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
應該是風俗習慣的差別我們臘八喝臘八粥,到了農曆二月二我們這裡才祭祖給祖墳培土加土,進行盛大的祭祖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