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宏牛說股

      1、緩解目前中國乳業產能過剩的壓力;可以防止乳業質量問題的發生;可以透過行業最佳化提升國內高階乳品與國外洋品牌的競爭實力。  2、 怎能僅以蛋白質含量主產業興衰;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認為,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蛋白質含量不是個安全指標,是產品的自然屬性,2.7與3.2沒有區別。奶業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加工企業的收購體系在提高牛奶品質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個制度不以蛋白質論高下。  3、引導健康消費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黃建始教授近日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進行的健康知識普及令發人深省:蛋白質並不是越多越好。特別是酪蛋白的攝取一定要適可而止。人們長期以來以蛋白質作為品質標準的觀念該轉變了。

  • 2 # 財富基因

      目前中國乳業上下游產值合計約五千億元,GDP佔比為0.7%。上游養殖業正從散戶養殖向規模養殖場轉變,下游乳企格局基本穩定。當下中國人均乳消費量36.2kg,尚不足亞洲人均水平的一半,預計到2020年增長到人均40kg,未來還有很大空間。

        華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提升的四大驅動力:

        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人口仍保持了正增長,而且老年人口不斷增多,老年人口對補鈣的需求會提升奶類消費量。

        渠道下沉。一個農民進入城鎮定居,口糧減少1/3,但奶製品消費增加1倍;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三四線城市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也會隨之提升。

        消費升級。中國農村居民乳品消費之前主要是禮品消費,未來農村居民自身乳品消費將由含乳飲料、酸乳飲料向純牛奶、酸奶轉變。

        餐飲結構轉變。中國一線城市居民人均液態奶消費量已經達到亞洲平均水平,但是幹奶產品如乳酪消費量遠遠低於亞洲平均;未來隨著餐飲結構轉變,一線城市消費量仍有提升空間,日韓經歷過同樣的發展過程。

        中國乳業面臨的挑戰:

        國內原料奶生產成本高。飼料價格遠遠高於美國,同時環保成本進一步上升。

        奶農和乳企形成博弈關係。奶農承擔牛奶生產中的大部分成本而乳企獲得大部分利潤,奶農和乳企博弈造成奶價季節性波動。

        監管複雜。乳業產業鏈長,國內實行分段式監管,聲音不一致進口壓力持續增加。世界奶源過剩,中國乳製品關稅為世界平均的五分之一。

        中國乳業的未來:

        推進國際化。出海收購奶源,降低成本同時滿足國內需求。

        巴氏奶還不能取代高溫滅菌奶。中國乳業較低的生產水平和產區集中性決定了利樂包仍將是一個主要單品。

        消費升級。推廣幹奶製品,發展多樣化的常溫和低溫酸奶。

        發展嬰幼兒奶粉。政府計劃十三五期間發展出3-5家銷售50億以上的嬰幼兒奶粉企業。

        風險提示:上游成本快速提升,下游競爭加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人類目前的技術,還不能透過人工生產石油或者類似於石油的燃燒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