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霽晟一諮詢
-
2 # 語凝ly
1、“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立冬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天愈發寒冷,耳朵易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中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中國民間流傳著。
2、 常言道,“好吃不過餃子”,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
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在中國許多地區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除了北方將餃子作為節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場合中食用餃子。
3、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吃些滋陰補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雞鴨魚肉等,有的還會和中藥一起煮來增加藥補的功效。
-
3 # 凡心若夢66292
別搞錯了,老風俗"冬至"吃餃子,不過現在條件好了,吃餃子是平常飯,有空每天都可包餃子吃。吃出歡樂,吃出健康!
立冬吃餃子,並不是北方的習俗。習俗以冬至節日,為吃餃子的日子。
原因有兩點:
第一,是節氣與氣候:
一年之中,冬至最冷,夏至最熱;物極則反,冬至一陽生,冬至之後天氣逐漸回暖;夏至一陰生,夏至之後,天氣逐漸轉涼。
這是天地運化的規律,陰陽至極而復返,由是而四季生,即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冬、春、夏、秋終而復始。
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天,也是過了冬至,就開始陽氣復生的一天,過了這一天天氣就會逐漸回暖。在古時候,一年最難過的就是冬天了,過了這天就應該慶祝,所以,吃餃子。
第二,與人物有關:
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與“醫聖”張仲景有關。
相傳東漢末年,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耳朵凍傷,病死的人很多。 張仲景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口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