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下鶴
-
2 # 拳擊術
外家拳是中國武術流派之一。
“外家”和“內家”的武功概念源於黃宗羲的《王徵南墓誌銘》:“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乘之。
清代以後,特別是民國以來,民間將以太極、形意(心意、六合、意拳)、八卦、通背(內外兼修)等為代表的武術流派稱為內家拳,此外的拳種統稱為外家拳。
外家拳是用先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區域性肌肉緊張,很少將人打飛;內家拳是用後天力打人,其特徵是區域性肌肉用力很小,便可將對手輕易發出。
先發制人是以我方的主觀判斷為主,搶先出手,包括使用預先練熟的連環招法攻擊對手,這是外家拳的特色。後發制人是根據對手的招式和勁力來決定我方的招式和發力方法,透過“聽力”來判斷對手,然後透過發力來反擊,這是內家拳的特點。
外家拳偏重於外功和先天力的訓練,例如鐵砂掌、鐵臂功、鐵拳功等,其考核指標多為實物,例如舉多重的石擔、一掌打碎幾塊磚等。而內家拳則更注重內功和後天力的訓練,透過內功培養內力,透過試力、聽力來力的敏感度和發力效果,其考核指標多為發放效果,即在任何狀態下,運用自身的任一部位,一舉將對手放出,並且控制被放出的對手的身體旋轉角度和方位等。
由此可見練習外家拳者更容易得到太極的真諦,也就不難理解了。
-
3 # 福州禪武
形神兼備是很多傳統武術重要的理論。
形是神賴以存在的軀殼,形無神不活;神是形賦予生命的靈魂,神無形不存。從運動訓練學的教學環節看,任務學習都是一個從模仿到領悟,從粗糙到精細的過程,絕大數人都是大概的學一個外形,然後練習久了才能形成自我的技能。太極拳,即然是拳,就是武,就是動態,就是以運動系統的骨骼,肌肉,神經,機能為主導。外家拳往往是用了大量的時間去練習肢體,使人體有運動系統充分靈敏起來。
如果用傳統的太極拳某些練法,先站樁,先練意,如果沒有悟性的人完全是一頭霧水,意識和人的思想覺悟有關係,想通了,明白了就能頓悟,可是肢體的肌肉並不是想通就會動作了,它需要一個長期的練習過程,你的左手也會寫字呀,可是沒有經過練習,你的左手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右一樣的字型。
-
4 # 中西醫結合
練外家拳的比內家拳更容易得到太極拳的真諦根本不成立,因為太極拳本身就是內家拳,如果只練太極拳,不練內功等基本功,只能算是太極操!以前練過氣功的,現在學太極拳容易感覺得到內氣,太極拳只有和內功,步法,活動全身關節,順經拍打等基本功一起練,才能起到健身養生,防身自衛的能力!
-
5 # 藍風24
我以前練楊氏太極,後因離師太久太遠而重新拜師。在新師父的門下從外家拳開始練。以前覺得太極與外家拳是水火不相融的,但練上外家拳後,發現,其實東西都是一樣的,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罷了!
回覆列表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練好了外家功,有了力,然後慢慢再求柔勁,求內氣,就比一直練習內家功,更容易獲得武術的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