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今天還有延續、傳承和轉化的出路嗎?
3
回覆列表
  • 1 # laughing66

    依我拙見,古琴最早出現是作為統治階層的一種禮器,用於祭祀,教化。後來逐漸成為士大夫階層的一種樂器,用於個人修養已經身份的象徵,被稱作君子之器,再後來逐漸流傳到了市井平民,成為了能接受文化教育的普羅大眾的修身養性的工具。

    倉廩實而知禮儀,現在,隨著國家的繁榮,人民生活的富足,社會整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民對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對自身修養的提高,古琴正越來越被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和喜愛。這本身就說明這一門樂器正在繼續著他延續和傳承的步伐。而至於轉化,蓋以國家文化運動為契機,將其成為一種產業中的一部分吧。其實現在遍佈全國各大城市的古琴教習班的出現也正說明這種技藝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生產力,逐漸的在滿足部分人的物質文化需求。

    其實,我們在關注古琴如何延續傳承和轉化的時候,我們其實正是在同他一道出現延續傳承和轉化的程序之中。

    總有人像你我這樣,潛意識中會喜愛這種古樸而又優雅的樂器。並且冥冥中會接觸到他,只要天下承平。

  • 2 # 洛水古琴

    關於古琴的地位,我們常聽到“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嵇康《琴賦》),“左琴右書”,“士無故不撤琴瑟”等話語,文人四友“琴棋書畫”,琴位於首位,足見古琴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古琴在西周以前的地位是最高的,那時候古琴是統治階級用來教化萬民的手段,也是用來賞賜諸侯的禮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之後,古琴從禮器變成了樂器,被孔子納入到儒家六藝之中。儒家學派自漢朝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的觀點之後,便一直是中國的主流思想,古琴作為儒家六藝自然也是文人的必修課,古琴作為一個樂器也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儒道思想以及外傳的佛家思想的精神境界,可以說古琴是文人精神世界外放的一種媒介,其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關於古琴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儒道思想一直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古琴的作用在這三兩家主流思想中體現的最為明顯。

    古琴是儒家的修身養性之器。孔子“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說的就是禮樂並非單純的形式,更主要的是其背後具有的經世致用的意義。古琴已經成了儒家音樂思想的載體,更是在更深層次的功能層面探討古琴具有的教化,修身和治國的功能。古琴的形制結構命名遵循的也是“尊卑有序”“君臣有別”倫理思想,依次宣揚儒家的禮法精神。古琴的音色也需合乎儒家推崇的“中正平和”的審美規範,反對“煩手淫聲”等沒學,古琴曲《廣陵散》是被很多儒家學者擯棄的,宋代的朱熹,明代的宋濂都曾通罵過《廣陵散》這種弒君的琴曲

    古琴對於道家是師法天地的道器。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道法自然”“法天貴真”,其在音樂審美上也有重要的體現。《老子》中“大音希聲”推崇的就是一種自然之音,貶斥人為之樂。更有“彈琴者至於忘機,乃通神明”,“鼓琴者心超物外,則音合自然”等說法反映的正是琴人在演奏欣賞層次上追求的“大音希聲”的境界,《莊子》“至樂無聲”是道家對於古琴的最高藝術定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透過健身提高自己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