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351328950

    適當的嚴格,多與鼓勵。順其自然也要有。按年齡分別對待,在小學三,四年級前,確實要順其自然,必經小孩正是由幼稚向少年轉變的成長過程,這個階段非常重要,適應要有一個過程,絕對不可多加干涉!四年級後,就要適當的嚴格起來了,但也不可極端,順其自然從此也告別他的整個學生時代

  • 2 # FH2164

    各家情況不同,哪有標準答案?孩子自控能力差但性格比較Sunny,同時親子關係良好溝通暢順的當然應該嚴格對待,反之不可。

  • 3 # 向之初

    都不好。

    理解問題不要走極端,這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

    孩子是人。

    哪個極端都類似《病梅館記》。

    父母親本來都不容易了,大家不要再誤導了。

    教育的靈魂是孩子自己。

  • 4 # 霍體清

    對於孩子的學習,是順其自然的好,還是嚴格要求的好?

    關於孩子學習,各種理論滿天飛,把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也搞暈了頭,有的贊成鼓勵為主,有的主張打罵,最有名的是“虎爸狼媽”的出現,如果猛打可以考進北大清華,那如果用老虎凳,那哈佛,劍橋是不是都上門來請?

    孩子的成長,學習,要順應天性,鼓勵為主,引導孩子體驗成功,成功的時候本來就是愉悅的,在鼓勵,更增加他學習的動力。但孩子 肯定有一些問題,就像成人毛病也很多一樣,要加以規範,要注意方式委婉一些,讓他容易接受,改正的才快。但要有底線,現在有的家長沒有底線,尤其是一些隔輩的奶奶爺爺,姥姥姥爺,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溺愛嚴重,這樣的孩子沒有責任心,沒有感恩心,沒有吃苦精神,不合群,意志品質差,將來融入不了群體,甚至都不能自理。

  • 5 # 西城胖爸爸

    總體來說是要要求嚴格的,這是一個基本正確的回答,因為我們不能拿那些個案作為經驗去推廣,沒有什麼意義。我小時候是留守兒童,小學、中學一直一個人,學習完全順其自然,那為什麼愛學習呢?因為有正向激勵,老師誇獎、同學羨慕,尤其是心目中女神對自己的崇拜。

    那麼這種經驗的借鑑意義不大,因為它很不穩定,很偶然,人是有惰性的,家長至少要把眼睛盯著孩子發展的軌道,在道上就可以“順其自然”,略微偏離道路,就要扶正,引其迴歸正道。

    如果完全順其自然,極有可能跑偏,那時再去矯正,為時晚矣。

    因此,適當嚴格一些不會有錯,即使錯,也不會有大錯。

  • 6 # 貼心老師

    順其自然?人沒有目標沒有要求怎會進步,都有惰性啊!

    在孩子小的時候,你可以為他(她)撐起一片天空,孩子可以任性,你可以順著他(她),其樂融融。但是這樣的美景可以持續多久呢?你可以一直為他(她)撐住麼?話說當年皇上要立太子,也要聽大臣們的意見,要選那個最優秀的。

  • 7 # 使用者6274357213613

    孩子學習和家長培養孩子都是人生大事,從來沒有輕鬆的,吃苦受累投資是必須的,是值得的,把孩子培養成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才,不僅孩子有美好的未來,還能為社會做貢獻,為國家發展做貢獻,如果家長和孩子怕苦怕累,多一點都不學,還讓大家都不學,將來賣苦力都沒人用,都人工智慧了,

  • 8 # 暖爸親子學習社群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寬泛,不管孩子順其自然,就像植物不除草施肥除蟲,或者說是不經營,那麼多數情況下果子也不會太好,管太嚴,嚴到孩子沒法獲得一丁點的喘息,當然,對孩子也是不利的。

    這中間其實是有一些規律的,這幾個點是教導孩子中要常常盯著的:

    1、是否能堅持,不達目的不罷休

    2、是否能自覺,不用提醒

    3、是否能自控,在情緒上的穩定

    4、是否善於分享溝通

    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知到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是比任何一點都重要的事情。

    如果以上都沒有問題了,其實孩子也就基本養出了,具備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特質了。

  • 9 # GARFIELD6161811666

    我也想說說我家的情況,我的孩子一年級,成績只能算一般,95分左右,看著不差,但一年級100分的都很多,所以95分的成績真的一般,但是小學本就是打基礎的時候,特別是低年級的,所以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所以我並不是特別在意成績,只是比較注重他的學習習慣方面。平時都是我一個人帶孩子,孩子爸爸在外地上班,週末才回家,而我也是上班的,所以我希望他能獨立生活及學習,所以學習上確實對孩子關注較少,作業做完了,我看到做完了就簽名確認了,沒有每道題都檢查,會抽查一下,孩子的字寫的不好,我另外給孩子報了書法班,最近接到老師電話說我不重視孩子學習,孩子的作業質量很差,讓我以後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我確實沒有花太多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自認為也盡到了作為母親的責任,但是被老師這麼一說突然覺得自己真的做的遠遠不夠,是不是做到如此關注才是對孩子好呢?我也有疑惑,有人幫我解惑嗎?

  • 10 #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對孩子是嚴格要求好還是順其自然好,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曾經苦苦思索過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被很多的媒體誤導了多年,比方說有的崇尚所謂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比方說有的突出正面和賞識的教育,於是很多家長就陷入了糾結,到底我們該選擇哪種方式來教育孩子呢?

    孩子的成長是各自存在著差異性的,沒有兩個孩子的學習道路會完全相同,作為父母,我們最關鍵的就是要了解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基礎條件、能力範圍,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成長目標,循序漸進,靈活引導,讓孩子能夠遊刃有餘,學的輕鬆還有興趣,只有這樣,孩子的成長之路才能夠有所期待!

  • 11 # 寒石冷月

      很多家長,包括老師有內都過度追求學生成績這一結果,但極少有人會想到怎樣讓孩子才能有好成績這一過程,以及具體的做法。這種盲目追求結果而忽視過程的現象恰是導致很多孩子在學業這條路早早就失去了信心,甚至成了厭學和輟學的元兇。

      好成績取得,絕非每天只緊緊盯著孩子學習,甚至為完成作業而採取的嚴管手段。家長和老師都必須要清楚以下幾點:

      第一,教育即生活。很多孩子每天都處於無法正常學習生活技能的狀態之中,吃喝拉撒睡,父母和老人事無鉅細地包辦,這種過度當保姆的做法,實際上是扼殺了孩子主動學習生活技能,並走向生活獨立的過程。由此我可以清楚,凡是孩子在家不做家務勞動,沒有機會參與家庭事務決策,更沒有機會照顧長輩,或者從關心和體諒父母角度去幫助他們分擔一部分家庭責任的孩子,皆容易形成行為懶惰的壞習慣。四肢不勤,五穀不分,這是傳統對懶惰人的形容,現如今有太多的家長不明白這個道理。

     

     第二,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家長每天辛辛苦苦地為兒女付出,只為一個目的——你好好學習吧,其他的不用你管。然而,你想過為什麼要這樣做嗎?你這樣盡職盡當保姆是在教育孩子嗎?誠然,很多家長根本沒有思考過。在這裡我要告訴家長們,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上述所講,教孩子學會生活的基本技能後,必須要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這樣才會讓孩子從小養成家庭責任感,有了家庭責任感的孩子才會有學業的目標感和責任感,這是有前後邏輯關係的,絕不能忽視。

      第三,培養孩子學做事並發現規律,才會讓孩子願意動腦筋。凡是每天被父母緊盯著,甚至逼著學習的孩子,心思大都放在如何應付父母方面,自然不會動腦筋在學習中發現規律,總結技巧,而家長也很少往這方面想。結果就出現孩子每天被動學習,或者機械地死記硬背,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效果不好,往往還導致思維僵化,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習難度的加大,成績會不斷下降。聰明的家長,往往會引導孩子從做各種事情的過程中,哪怕是玩兒也要動腦筋,講究方式方法,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中大腦靈活,思維拓展性非常強,在學業之中才會學的輕鬆,從而考出好成績。

     

     第四,先有生活獨立,而後才有學習獨立能力。孩子一日生活中,生活態度往往決定著學習態度。如果家長足夠理性的話,不妨把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教會之後就鼓勵孩子獨立去做,只要孩子做了,及時給予肯定與讚美,會激發孩子自覺做的自豪感。孩子在生活獨立方面有很多內容,如時間管理,物品管理,事件排序和最佳化,制定做事目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興趣愛好的持續發展,感恩和孝心,分享與謙虛,禮貌與承擔等等。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生活獨立能力後,再從學習方面進行深入培養,當孩子擁有了良好的學習態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建立了學業成績上的自尊感和上進心,只要家長不斷肯定與激勵孩子,就會讓孩子為自己而學,這些樸素的道理,如果家長明白,就知道該如何有計劃地培養其學習思維,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了。

      從述總結中,家長不難發現,培養孩子走向獨立的過程,需要家長有目標,有計劃,必須要學習大量的育兒知識,每天保持樂觀和自信的生活態度,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保持身心的健康。而家長自身的榜樣和好習慣養成,必須要重視,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有規矩中適應約束,在適應約束的同時感受到相對的自由。否則,就很容易看到孩子不願意接受管教,過於自我,不願意分享面獨佔的自私行為。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說嚴格要求成績管用?還是培養孩子好習慣好品質管用?

  • 12 # 家庭教育指導師孫紅愛

    無論怎樣的孩子,作為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的需求是正當的,要盡力滿足,比如孩子說,我有一門課程就是跟不上,想個別補補;或者:我想讓爸爸媽媽假期裡陪我玩兩天。等等。

    如果孩子的需求是錯誤的,要學會溫和而堅定的拒絕。比如有的孩子想穿品牌衣服,有的想一直玩手機,有的想一直玩,等等,只要是無理要求,就要溫和而堅定的拒絕,要防微杜漸,千萬不要溺縱容孩子。

    要學會抓住時機,引導孩子,無論怎樣的孩子,都畢竟還是孩子,還需要正確引導,比如,最近有個孩子在我這裡補課,我給她補文化課的 同時巧妙的穿插做人的道理,再比如,生活中機會更多,我往往是抓住時機引導女兒,和孩子上街時教孩子遵守交通秩序,不要創紅燈,問路時有禮貌,愛護小動物,在家裡教她養成衛生習慣,愛看書(自己愛看書),說話溫和,不要大聲吼叫等等。孩子做好了要肯定表揚,做不好不要著急,要耐心。

    總之,要盡力走進孩子的心靈,學做智慧父母,科學育子,而不是順其自然或一味嚴格要求。

  • 13 # 媽媽v幫

    其實對待孩子學習要求和對待孩子成長的過程態度是一樣的。

    嚴格要求成長的孩子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可能:

    1、完美主義。嚴要求漸漸內化到孩子心底深處,對自己和他人都高要求,非常挑剔,不容易滿足。

    2、自卑。如果孩子總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就會有強烈的挫敗感,覺得自己不行,自卑感如影隨形,心境低落甚至抑鬱。

    3、失去自我。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和需要,就會喪失獨立意志和特性,與自我內心失去連結,成為為父母而活的“空心人”。

    4、叛逆。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從父母的安排,按照父母的高標準和嚴要求行事。進入青春期後父母越嚴格,孩子會越逆反,以顯示其獨立意志。

    順其自然又會錯過什麼呢?

    1、錯過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關鍵節點。孩子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甚至是錯誤的。沒有父母的監督和引導,他們會走很多的彎路或一錯再錯。

    2、錯過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比如:閱讀、運動、專注力,意志力等好習慣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如果父母參與,這些習慣更容易培養。

    3、錯過分享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方法。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時,父母沒法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和辦法。

    4、錯過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光。最需要分享開心分擔煩惱的時刻,父母並不在身邊,沒有建立起親密的關係。

    即不能嚴格要求又不能順其自然,最好的方式就是抓大放小:

    1、在情感上保持與孩子的親密。

    2、告訴孩子世界執行的規則和行為的底線

    3、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教會他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4、現實中的種種處理交給孩子自己,給他成長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 14 # 請轉身微笑吧

    誠邀。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我作為一線教師兼家長,我覺得是嚴格要求的好。

    為什麼說是嚴格要求的好呢?

    因為學習,講究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是環環相扣的。

    如果在某一學段不嚴格,讓孩子自由放鬆,就會導致下一個學段的學習困難,甚至厭學。

    在這點上,我深有體會。我的女兒,在考上師院後,由於剛過了緊張的高考衝刺階段,孩子有了鬆懈的情緒。

    我們家長也覺得,孩子在高三階段,實在太辛苦了,現在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讓孩子鬆一口氣也無妨。

    結果這一鬆懈,導致了孩子的連續掛科,差一點連教師資格證考試都過不了。

    幸虧我及時發現並及時干預,重新嚴格要求,才讓女兒不至於白白浪費時間,順利獲得了畢業。

  • 15 # 陌陌愛讀書

    相信每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頭疼過,都思考過,我是要嚴格要求還是要順其自然呢?

    我個人認為,還是要嚴格要求的。

    首先,你要相信,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尤其是孩子剛上學時,孩子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這時,你一定要嚴格要求。這個階段,你一定不能順其自然,因為,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試想,你下班都想躺一躺,玩玩手機,更何況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呢?這時候,你幫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孩子受益,後期,你也會輕鬆很多。

    其次,對於成績,不是你想讓孩子考多少,就考多少的。你要求孩子考100,孩子可能考90多分。你要求孩子考90分,孩子可能考七八十分。可是,如果你要求孩子考80分,孩子考80以上的,可能性就不大的。

    當然,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過猶不及的。著名主持人董卿在談到童年時,至今還會落淚,她的父親對她非常嚴格,甚至於苛責。雖然,現在她已經特別優秀,成就也很高了。但她依然會自卑,這和她父親的嚴格要求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度。

    當然,“度”這個東西是比較難把握的,我堅持的原則是——嚴格要求,但絕不苛求。教了近20年的書,我發現,讀書,真的也需要天分的。有的孩子不費力氣,就能考個不錯的成績;有的孩子費老力氣,成績也平平。

    我嚴格要求,因為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高考是我們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可是,當孩子已經盡力的時候,請不要去苛責他。請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一個有好的習慣,有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孩子,未來也不一定差!

  • 16 # 凡夫老仔

    孩子的成長需要教育。學校、家庭、社會都是孩子學習的課堂,老師、家人、每位社會成員都是教員。

    就孩子的成長過程來看,教和育同等重要。從呱呱墜地到走向工作崗位,二十多年的日子,孩子的—舉一動,—言—行都凝結著老師、家長、以及對孩子具有影響力的其他成員的心血。不同家庭、不同學校、不同環境中走出的孩子區別是極大的。可見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對孩子嚴格要求對,還是放任自流對?這個問題在教育界的主流觀點是前者。在家長中爭論就很大。其實不管採取什麼方法都得因人而異,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只要按部就班地接受完學校教育就可以成才。但有一部分孩子就得嚴格些,比如不要亂扔垃圾,大部孩子能夠做好,但有些孩子人前做得好,人後就不行了,這就得嚴格教育。特別屢教不改的孩子,不嚴格教育行嗎?

    再則從我從教幾十年的經歷中,大多走向工作崗位後,十分出色的孩子,大都與家長嚴格要求有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不乏有不少的孩子,因家庭和學校的原因,不怎麼嚴格要求的孩子,憑著自身的能力,走向最高學府,成就—番偉業。這類孩子雖然外部施壓不多,但孩子自己對自已的要求是非常嚴格,超出外人的想象。

    由所可見,因材施教——孔聖人早在幾千年前早己回答了這個問題。

  • 17 # 冷暖自知自憐

    孩子今年參加高考,成績600多分,雖然不是很好,但也不差,正常發揮。我來談下孩子的成績問題。

    該罵則罵,該打則打,但要做好善後工作

    我不清楚你的孩子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因為我的孩子是男孩子,所以我只能談下如何對待男孩子的成績。

    如果我的孩子是女孩子,估計我也打不下去。好得我的孩子是男的,所以該打我還是打得下去,該罵我也罵得下去。

    小學時我的孩子成績也不是太理想。但是孩子是按照我和愛人既定的計劃進行教育。

    小學時主要是養成習慣。比如晚上一回家就必須把作業做完。如果沒有做完,是不允許去玩的。假期時一定要求放假的前幾天就要把所有的作業完成。該背的要背,該記的要記。基本的習慣養成後,孩子成績考得如何倒是其次。

    正常不和其他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沒有意義。比勝了孩子會驕傲,比輸了孩子會失去信心。其實我孩子上小學,初中的成績都是班上的中流。每科也就80多分。但是我們不急。因為我和愛人都是教師,我愛人教初中,我教高中。

    所以我們知道孩子的小學成績和初中的成績都不能代表什麼,特別是男孩子,會有突變期。小學考九十多分,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孩子的成績並不一定就會如此高。也就是說小學成績高,因為內容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多,所以是無法體現出孩子的應有水平的。

    因此,你對孩子的成績在小學和初中階段不管是嚴格要求也好,順其自然也好,都不太理想。我的建議是:養成孩子的習慣是最重要的。至於要養成什麼樣的習慣,要看你孩子還缺少什麼好的習慣。

    比如:審題認真不認真,字寫得端正不端正,做題速度能不能控制,唸書時專心不專心等等等。具體的我這邊就不多講了,看到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

    孩子習慣不好該如何辦?這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

    我始終認為,在孩子養成習慣的過程中,孩子是無法認識到大人對他的要求是對還是錯的。比如,為什麼我要念書,大人不要念書。為什麼我不能去玩我要做作業。為什麼上課沒有要求的內容我也要記要背。

    其它家長我不好說如何,在養成我自己孩子的習慣時,孩子不聽就打到聽。但是這個要注意打的部位,次數,時間和頻次。

    就簡單介紹一下時間。

    一定要在孩子剛出現不好苗頭時進行。如果第一次沒有辦法治好,接下來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最突出的就是玩手機了。很多孩子玩手機,其實都是大人慣的。

    有一次我在我表弟家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女的。她和其他人聊得火熱,孩子在邊上一吵鬧,馬上把自己手機塞給孩子。接下來孩子不吵了,玩手機玩了一兩個小時。

    這種現象多不多?真的很多。我記得孩子第一次沒有經過我們允許玩手機,我是用衣架直接抽的。孩子也哭呀。爺爺和奶奶在邊上直抹眼淚,但是該下手就得下手呀。

    打完之後,我愛人再去做思想工作。然後制定相關的條件。什麼時候可以玩,玩多久,玩什麼,都自己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來。如果你第一次孩子玩手機,你下手輕了,或者隨便就放過去了,接下來孩子就有可能養成壞的習慣。再玩時你要治好,就難了,就遲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給孩子講道理。我要快樂教育,我要賞識教育。

    我其實是非常反對這種做法的。孩子小,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孩子正常就是想著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習慣,他做一次還好,兩次,多次之後就會形成壞的習慣。然後你再想撥亂反正,就難了。其實多打幾次,孩子就記住了,沒有規距,不成方圓。

    因為家庭,父母,環境等等是不同的。所以大家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我是遵循我們老祖宗的至理名言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養成壞的習慣,那麼,有善後工作的嚴格是最好的。

    我不太相信許多專家或者什麼名人如何如何教育孩子。為什麼這樣說呢?你的家庭組成,經濟,受教育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今天這位名人說這樣子教育孩子可以成才,明天一個人說那樣子教育孩子可以明理。

    很可怕,真的很可怕。自己孩子自己應該要多瞭解呀,你小時有沒有陪你孩子玩玩具,唱歌?你知道你孩子透過什麼方式更容易接受大人?

    我很幸運,我孩子今年高考。但從小學到高中,我沒有感覺孩子有什麼叛逆期的出現。直到現在都和兄弟一樣。我想這和小時的養成好習慣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小學和初中的成績真的不如何。但是孩子一到高中,男孩子真的有一個開竅期。只要一開竅,成績是真的一直往上漲的。

    高中階段

    孩子成績當然也有考差的時候。但是我們除分析試卷外,最常和孩子說的就是:

    你和班上,年段的平均分進行比較,是否在正常偏差的5分之內,如果是5分之的變化,不用驚慌。因為這是正常現象。

    只有低於平均分五分以上的考試成績才要認真的從思想上進行分析。

    當然,我孩子不是學霸,所以就總有一些科的成績不是太理想。要問我們急不急?肯定是急呀。這種弱科,你嚴格要求也好,順其自然也好,做為家長的都無能為力。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當我們父母無能為力時,這弱科該補還是要補的。我孩子有去專題補過。至於孩子要不要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可以去看一下我以前寫的文章“二補五不補”估計對看到這兒的朋友們會有一點啟發。

    高中階段的孩子還是要注重溝通交流,不過如果小時候孩子的習慣如果能夠養成得很好。高中階段孩子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我覺得我很幸運,高中階段,我大部分時間都在負責後勤,孩子的其它方面幾乎沒有什麼著急。

    總之,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不要等孩子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再去嚴格或者順其自然。我覺得功夫一定要在平時。

    1、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2、把不好的習慣扼殺在最初階段,不要等爆發的時候才來想解決的方法。

    3、該打的時候不要手軟體,但是一定要做好善後工作

    4、分析成績一定不能看孩子的卷面成績,要看孩子的成績和整體的成績相差多大

    5、該補還是要補,看具體情況而定。正常是進行專題補。(參考前文)

    6、孩子考得不理想要懂得如何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博越油耗在14個,基本上加多少錢的油就跑多少公里,大家的油耗是多少?